雅砻江流域典型年天然径流量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研究雅砻江天然径流特征对流域内已建梯级水电站群工程运行、管理及水能开发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选取雅砻江流域特枯、偏丰、特丰三个典型年份,利用水量平衡方法还原河川天然径流量,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和径流贡献率两项指标,分析其天然径流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特枯年份,各个站点基尼系数均介于0.30~0.39之间,天然径流年内分配相对均匀;偏丰和特丰年份,各个站点基尼系数均介于0.40~0.59之间,天然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特丰、偏丰和特枯年份,流域基尼系数均值分别为0.49、0.43和0.35,各站点天然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与径流量正相关。(2)枯季,特枯、偏丰水年流域上、中、下游径流贡献率比例接近1∶1∶1,而特丰水年流域径流贡献率为上游下游中游;汛季和全年,特枯、特丰水年流域径流贡献率为上游下游中游,而偏丰水年流域径流贡献率比例接近1∶1∶1;总体呈现左岸径流量大于右岸径流量的分布格局。(3)雅砻江流域天然径流时间分布特征主要受降雨因素影响,而空间分布特征由降雨、地形和集水面积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
|
|
|
1 |
李勃;穆兴民;高鹏;赵广举;孙文义;;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J];水资源研究;2019年04期 |
2 |
崔新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淮滨站天然径流量计算中的应用初探[J];水文;2008年02期 |
3 |
张光辉;;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影响的情景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
4 |
康玲玲;刘红梅;董飞飞;王金花;王云璋;;黄河兰州以上地区近期天然径流量变化分析[J];水力发电;2006年08期 |
5 |
朱东彪;胥洪军;;天然径流量还原与修正方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年14期 |
6 |
王顺德,李红德,胡林金,苏宏超,曹晓莉,孙本国,李春梅,毛炜峄,王进;2002年塔里木河流域四条源流区间耗水分析[J];冰川冻土;2004年04期 |
7 |
刘克锋;黎坤;张郁波;;东江博罗站天然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丹东海工;2008年00期 |
8 |
黄勇强;;北江流域天然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5期 |
9 |
;黄河水文又一项成果通过部级鉴定[J];治黄科技信息;1998年04期 |
10 |
方宏阳;袁喆;严登华;杨志勇;严昇;;黄河流域径流演变归因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4期 |
11 |
黎坤,江涛,刘德地;北江天然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文;2005年03期 |
12 |
钮本良;黄河流域1919~1997年天然径流量系列特性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3 |
刘强;冯忠伦;刘红利;王维;林洪孝;王刚;;结合RVA法建立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年10期 |
14 |
王玉明,张学成,王玲,周建波;黄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天然径流量变化分析[J];人民黄河;2002年03期 |
15 |
李春晖;郑小康;杨志峰;庞爱萍;沈楠;;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6 |
康玲玲;牛越先;王金花;王云璋;董飞飞;;黄河上游兰州站近500年天然径流量序列重建[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17 |
王慧亮;吴泽宁;孙若尘;;郑州市城市化对贾鲁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31期 |
18 |
张学成,王玲;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分析[J];水文;2001年05期 |
19 |
侯保俭;李焯;李克飞;;近10年沁河流域径流变化原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