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河套地区初终霜日变化趋势分析及霜冻预防

仇巧玲  
【摘要】:利用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5个站40a(1971—2010年)的逐年最低气温资料,用统计学方法 ,对河套地区近40a的初、终霜出现日期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套地区初霜日日期推后,终霜日日期提前,无霜期逐步延长,霜冻灾害呈逐年减少趋势。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有助于了解河套地区霜冻气候的变化特征,为霜冻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建勋;朱晓玲;;近40a新疆阿拉尔垦区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2 谷新波;王佳;萨日娜;汪敏;;阿尔山市35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8年03期
3 吾加阿布拉·白地;买提斯地克·买提克日木;阿瓦提汗·买吐肉孜;;民丰县近48年霜冻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J];新疆气象;2006年04期
4 方晓红;王永清;刘继东;梁凤娟;智海;;河套地区冰雹天气的分析与预报[J];内蒙古气象;2007年03期
5 商宝荣;张庆文;李爽;;近50a依安县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J];黑龙江气象;2009年04期
6 周丽峰;李韬;;2007年夏季河套地区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模拟分析[J];科技导报;2008年24期
7 何建业;杨铁钢;张连霞;;河套地区一次寒潮强降雪过程环流形势及物理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0年02期
8 蒲云锦;赵桉梆;韩春光;;新疆石河子近40a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08年04期
9 范晓辉;王麒翔;王孟本;;山西省近50年无霜期变化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0期
10 王正旺;庞转棠;张瑞庭;魏建军;杨艳萍;;长治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3期
11 李兰;杜军;白素琴;李元鹏;李萍;;莫索湾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9年S1期
12 白松竹;李焕;田忠锋;;1961—2008年阿勒泰地区异常初终霜日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13 蔡霞;吴占华;梁桂花;徐卫丽;蔡琳;;近53a山西朔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1年01期
14 ;气候变暖对河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致富之友;1999年08期
15 王敏芝;薛德友;白贤利;;河套地区一次明显降水环流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年02期
16 郭新宇,蒋全荣;河套地区4~5月雨量变化周期特征及其趋势预测[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7 张旭晖;居为民;霍金兰;杨建全;谢小萍;;江苏省近48年无霜期时空演变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8 吴剑强;;初终间日数及无霜期计算程序——C—ZH[J];浙江气象;1989年02期
19 李建民;钟远兵;刘光华;李爱云;常文庆;;浅谈河套地区主要降水云系统的分类和预报[J];内蒙古气象;2006年02期
20 钟海玲;李栋梁;陈晓光;;近40年来河套及其邻近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J];高原气象;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辑;严晓瑜;王颖;;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近50年霜的变化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蔡新玲;高红燕;王繁强;吴素良;雷向杰;;气候变暖背景下关中地区水热资源变化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伟平;薛永康;;河套地区植被年际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梁凤娟;王永清;陶娜;方晓红;张连霞;高玲;;河套地区“7.15”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周丽峰;李韬;;2007年夏季河套地区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模拟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蒲云锦;赵桉梆;韩春光;;石河子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连霞;石磊;;河套地区两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唐红艳;么文;;内蒙古兴安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格桑卓玛;;日喀则近40年霜冻的气候变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张连霞;梁凤娟;高玲;王永清;陶娜;;2006年河套地区一次灾害天气过程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晓辉;山西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董丽娜;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及其异常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贾建颖;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晶;宁夏霜冻的气候特征、演变规律及预报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柳春;黄河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及未来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刘卫平;阿克苏区域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棉产区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丽华;秦皇岛市近45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5 范丽红;新疆天山山区与南、北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姚宗国;西北太平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白杰 孔德胤;河套地区持续高温影响农牧业生产[N];中国气象报;2011年
2 通讯员 白杰 孔德胤;河套地区干热风呈加重趋势[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通讯员 段心灵;河套地区推出多层次减灾保障服务[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刘玉荣;灰腾梁地区的牧业与气象[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记者 刘旭;寒潮来袭 农业生产总动员[N];新农村商报;2008年
6 尹文昱本报记者 阎红;2007年度气候有利于农林渔业和生态环境[N];大连日报;2008年
7 马瑞芳;进场飞机全面开展增雨作业[N];中国气象报;2007年
8 徐扬;辽宁: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变长,农时提前[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居辉;“怪”天气对农业有影响[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国家气候中心 高歌;全国大部气温偏高 北疆局部发生雪灾[N];中国气象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