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生产前沿方法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生产率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文章首先介绍随机前沿方法的基本原理、估计方法和在面板数据下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随后评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最新进展和在经验分析中的优势与作用,最后总结了在中国行业和地区经济增长研究中随机前沿方法的成果和不足,并探讨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
|
|
1 |
葛虹;李玉昆;黄祎;冯英浚;;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分配效率测算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2 |
范凌钧;李南;陈燕儿;;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2期 |
3 |
肖庭延;张经彦;;生产函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06期 |
4 |
喻世友,史卫,林敏;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渠道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06期 |
5 |
杨海艳;陈晓川;;湖北省对外开放度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0期 |
6 |
李双杰;范超;;随机前沿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评析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9年07期 |
7 |
雷明,冯珊;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成因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4期 |
8 |
王家庭;赵晶晶;;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9 |
杨传喜;张俊飚;李树明;;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农业生态区划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
10 |
章仁田;前沿生产函数的模拟方法与农业应用探讨[J];科技通报;1994年03期 |
11 |
万宝珍;江西建设食品大省的经济计量检验与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2 |
吴利华;刘丽娜;陈燕;;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差异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0期 |
13 |
毛定祥;我国资本市场产出效率与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5年04期 |
14 |
孟庆松,武靖源;基于动态前沿生产函数的工业用水边际效益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肖霆,王国顺;企业效率研究中前沿面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5年19期 |
16 |
胡求光;李洪英;;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SFA经验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1期 |
17 |
万广华;边界生产函数理论及其应用[J];农业技术经济;1989年02期 |
18 |
袁中金
,张新年
,李素平
,刘元辉;应用生产函数对尉氏县工业系统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19 |
王兴久,张秉平,马利彪,李桃,陈永杰;吉林省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93年01期 |
20 |
朱锋峰,贺德化,杜延军;国民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