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英,董波;北极海冰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J];海洋预报;1995年02期 |
2 |
张秋庆,黄荣辉;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变化及其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1994年04期 |
3 |
费亮,王玉清,薛宗元,吴天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相关分析[J];气象学报;1993年04期 |
4 |
战淑芸,杨淑瑞,林玉英,王咏亮;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黄海气旋[J];海洋预报;1997年03期 |
5 |
曹杰,琚建华,陶云云,谢应齐;利用自然振子方程研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演化的准非线性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0年02期 |
6 |
吴池胜;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对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1997年01期 |
7 |
鄢利农,谢强,胡基福,牛宝山;南海海温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J];海洋科学集刊;1999年00期 |
8 |
陈柏林;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季节波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
9 |
于梅,徐文林;利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分布作夏季温度预报[J];黑龙江气象;1997年03期 |
10 |
彭加毅,孙照渤,谭桂容;重庆降水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相关的多时间尺度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1 |
彭加毅,孙照渤;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2 |
张韧,王继光,蒋国荣;基于小波分解和ANFIS模型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集成预测[J];热带海洋学报;2002年03期 |
13 |
王善华,黄莳,郭丽霞;北太平洋500hPa高度场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南方涛动的关联[J];气象科学;1995年01期 |
14 |
赵振国,蒋伯仁,陈国珍,王永光,刘海波,许力;ENSO事件与青藏高原积雪和东亚大气环流的可能联系[J];山东气象;1999年04期 |
15 |
鄢利农,谢强,胡基福,牛宝山;南海海温与我国夏季降水相关关系的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99年00期 |
16 |
侯伟芬,林伟;浙江省汛期降水及其与海温异常的关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7 |
黄嘉佑;第五讲 气候状态变化的相互关系[J];气象;1995年09期 |
18 |
赵永平,陈永利;两类ENSO事件前期的热带太平洋海温距平场[J];热带气象学报;1998年03期 |
19 |
李婷;贵州夏旱成因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20 |
赵振国,蒋伯仁,陈国珍,王永光,刘海波,许力;ENSO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可能影响[J];山东气象;200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