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土壤pH和养分的空间分布
【摘要】: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城市表层土壤pH、全钾、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土壤pH、全钾的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均符合线性有基台模型,可以用克立格(Kriging)插值分析。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和全氮经对数处理后,仍然没有合适的拟合模型,采用逆距离加权(IDW)插值进行了分析。土壤pH、全钾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它们受成土母质和地形等影响较大,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性很大,主要受城市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
|
|
|
1 |
李海滨,林忠辉,刘苏峡;Kriging方法在区域土壤水分估值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
2 |
张有山,林启美,秦耀东,李保国;大比例尺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定量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8年01期 |
3 |
张玉铭,毛任钊,胡春胜,张佳宝,朱安宁;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
4 |
路鹏,彭佩钦,宋变兰,唐国勇,邹焱,黄道友,肖和艾,吴金水,苏以荣;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
|
|
|
|
|
1 |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A];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5年 |
2 |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A];国际农业论谈——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
|
|
|
|
1 |
赵登忠,张万昌,刘三超;基于DEM的地理要素PRISM空间内插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
2 |
李恒鹏,刘晓玫,黄文钰;太湖流域浙西区不同土地类型的面源污染产出[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
3 |
潘汉军,侯景儒;因子克立格分析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展望[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4 |
张乃明,李保国,胡克林;太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和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
5 |
王学军,邓宝山,张泽浦;北京东郊污灌区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小尺度空间结构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
6 |
蔡德利,辛刚,张之一,张志;区域土壤信息系统数据建模[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7 |
柴敏;范况生;张超;;基于GIS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02期 |
8 |
李洪兴;因素空间理论与知识表示的数学框架(Ⅷ)─—变权综合原理[J];模糊系统与数学;1995年03期 |
9 |
张静;冯金侠;卞新民;臧敏;胡大伟;;作物生态适宜性变权评价方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0 |
徐英,陈亚新,史海滨,魏占民;土壤水盐空间变异尺度效应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
|
|
|
|
1 |
刘付程,史学正,潘贤章,于东升;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
2 |
朱益玲,刘洪斌,江希流;江津市紫色土中N、P养分元素区域空间变异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4年01期 |
3 |
胡克林,张凤荣,吕贻忠,王茹,徐艳;北京市大兴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4 |
黄元仿,周志宇,苑小勇,张红艳;干旱荒漠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生态学报;2004年12期 |
5 |
梁春祥,姚贤良;华中丘陵红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3年01期 |
6 |
张玉铭,胡春胜,毛任钊,董文旭;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磷、钾循环与平衡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7 |
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梁鸣早;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8 |
高祥照,胡克林,郭焱,李保国,马韫韬,杜森,王运华;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与精确施肥[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
9 |
齐伟,徐艳,张凤荣;黄淮海平原农区县域土壤养分平衡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10 |
郭胜利,党廷辉,郝明德;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NO_3~-N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