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差异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摘要】:以餐厨垃圾、果蔬垃圾、麦秸3种不同原料分别进行厌氧消化,研究了各反应器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的消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VS产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餐厨垃圾(756.4mL·g-1VS-1)、麦秸(696.5mL·g-1VS-1)和果蔬垃圾(433.5mL·g-1VS-1),甲烷含量在51.5%~55.1%之间,利用PCR-DGGE技术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原料消化系统内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构成及差异。结果表明,虽然3组样品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存在相同的优势微生物,但其数量和群落结构差异也较为明显,细菌中以拟杆菌(Bacteroidetes)以及古菌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和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均为样品共有的优势微生物。
|
|
|
|
1 |
张路,郑瑞宝;麦秸稻草生产仿真木板技术[J];河南科技;2001年08期 |
2 |
王俊林;刘磊;马艳;;麦秸混凝土力学的性能试验研究[J];河南科学;2007年03期 |
3 |
李稳宏,吴大雄,高新,刘蓬军,王梅兰,李宝璋;麦秸纤维素酶解法产糖预处理过程工艺条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4 |
刘加科;;点“草”成金[J];科技致富向导;2000年09期 |
5 |
周礼文;稻草麦秸栽培灰树花[J];内江科技;2001年02期 |
6 |
朱朝成;;南斯拉夫的麦秸利用[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86年09期 |
7 |
庞军柱;乔玉辉;孙振钧;李云乐;;蚯蚓对麦秸分解速率的影响及其对氮矿化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9年02期 |
8 |
杨大林;稻草、麦秸栽培灰树花[J];科技信息;1997年05期 |
9 |
沈雪海,俞凯觎;餐厨垃圾的管理和处置[J];今日科技;2003年10期 |
10 |
俞觊觎,沈雪海;餐厨垃圾的管理和处置[J];杭州科技;2004年02期 |
11 |
霍文冕;郑舒绮;窦立宝;;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2 |
彭武厚;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前景广阔[J];工业微生物;1997年03期 |
13 |
张红樱;;专吃剩饭的机器[J];科技潮;2011年04期 |
14 |
赵庆良,王宝贞,G.库格尔;厌氧消化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有机酸[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
15 |
乐民;;郯城镇:麦秸“捡”回百万元[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2期 |
16 |
徐凤花,汤树德,隋文志,英瑞竹;麦秸分解及其对土壤氮素有效转化的影响动态[J];生物技术;1993年02期 |
17 |
梅耀武;;将餐厨垃圾变为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BGB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介绍[J];科技潮;2009年04期 |
18 |
孟庆国,张铁垣;厌氧消化残留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6年03期 |
19 |
马彤;;丹麦的麦秸利用[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86年09期 |
20 |
吕淑霞,陈祖洁;纤维素酶应用于酒精糟废水厌氧消化中的研究[J];中国沼气;199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