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呋喃丹杀虫双p'p-DDT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毒性的研究
【摘要】:采用江苏省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土壤,均匀混入农药后,调节适当的土壤水分,在人工气候箱内保持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条件下,分别在第2、4、7、10、15d观察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中毒状态及死亡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蚯蚓在含有单一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土壤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状态和毒性效应,呋喃丹大于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在10d时杀虫双及呋喃丹的LC50分别为227.57mg·kg-1和28.28mg·kg-1。当土壤中杀虫双和呋喃丹2种农药复合存在时,蚯蚓主要表现为呋喃丹的中毒状态,2种农药复合后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p'p-DDT作为背景时,2种农药分别对蚯蚓的复合毒性。结果发现,当土壤中p'p-DDT的含量为10mg·kg-1时,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对蚯蚓的毒性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
|
|
|
|
1 |
左海根,林玉锁,龚瑞忠;土壤中呋喃丹杀虫双p'p-DDT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毒性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
2 |
胡玲;林玉锁;常卫民;李开;;呋喃丹和阿特拉津单一和复合作用对蚯蚓致死效应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
3 |
白桂芬;祁茹;曾小波;王璐;王强;;多菌灵和敌百虫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J];四川动物;2010年03期 |
4 |
陈志伟;李兴华;;铜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血细胞微核的诱导[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
5 |
贾秀英,罗安程,李喜梅;高铜、高锌猪粪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
6 |
刘廷凤;刘振宇;孙成;;Cu~(2+)与草甘膦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6期 |
7 |
宋玉芳,周启星,许华夏,任丽萍,宋雪英,龚平;菲、芘、1,2,4-三氯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J];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01期 |
8 |
贾秀英,李喜梅,杨亚琴,胡凌飞,朱越峰;Cu Cr(Ⅵ)复合污染对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
9 |
张壬午,李治祥,白清云,蔡道基;应用标准方法测定农药对蚯蚓的毒性[J];环境科学学报;1985年03期 |
10 |
陆华新;杜斌;陆望明;杜先恩;;杀虫双中毒解救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7年02期 |
11 |
;蚯蚓食品热起来[J];新农业;1994年11期 |
12 |
孟昭宁;蚯蚓——新兴的食品[J];山东食品科技;2003年10期 |
13 |
王勋良;龚荐;陈祖义;米春云;;~(35)硫——杀虫双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及代谢研究[J];贵州化工;1979年01期 |
14 |
;小蚯蚓 大成果 高收益——蚯蚓有效组分综合利用[J];中国科技信息;1995年08期 |
15 |
张友梅,王振中,邢协加,郭永灿,邓继福;土壤污染对蚯蚓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
16 |
罗固源,周健,吉方英,刘鸿霞;污水蚯蚓土地处理与资源回归[J];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02期 |
17 |
;杀虫双中型试验报告[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78年01期 |
18 |
;杀虫双蓄积作用的初步探讨[J];贵州化工;1978年S1期 |
19 |
陈祖义;米春云;叶德昌;;农药杀虫双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35)S-杀虫双在环境中的动态[J];核农学报;1981年02期 |
20 |
;杀虫双颗粒剂通过技术鉴定[J];安徽化工;198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