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篱对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 在浙江诸暨红壤丘陵山区的野外径流小区条件下,设计5种不同植物篱种植模式,结合自然降雨、人工模拟暴雨试验、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抗蚀性评价等方法,研究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和控制机理。结果显示,与裸坡相比,自然降雨下麦冬双行植物篱处理地表径流量降低39.4%,土壤流失量降低65.8%,效果最佳。降雨前土壤含水量能显著影响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发生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作为衡量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效应的最佳指标。根据17个抗蚀性指标建立植物篱条件下红壤抗蚀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抗蚀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麦冬双行、黄花菜+麦冬双行、黄花菜双行、麦冬单行、黄花菜单行和裸坡。不同坡位植物篱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侵蚀泥沙主要来源集中在中下坡位。
1
高厦杰,丁金海;安庆市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06期
2
毕小刚,段淑怀;北京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J];北京水利;1996年04期
3
李红卫,彭补拙;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环境危害防治措施探讨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年04期
4
张洪江,高中琪,解明曙,王玉杰,李洁;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体系构成与布局的思考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5
朱远达,蔡强国,张光远,胡霞;植物篱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研究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6
郭志新,葛开华,李斌超;多用途的植物——黄荆 [J];中国林副特产;1995年04期
7
许峰,蔡强国,吴淑安,张光远,丁树文,蔡崇法;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 [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8
李秀彬,彭业轩,姜臣,李顺彩;等高活篱笆技术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探讨*——以三峡库区为例 [J];地理研究;1998年03期
9
唐亚,陈克明,谢嘉穗,孙辉;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J];地理研究;1999年01期
10
陈明霞;查轩;;生草覆盖和植物篱措施对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调控效应研究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1
陈国潮,何振立,黄昌勇;红壤微生物量磷与土壤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年05期
2
沈廷厚,胡正月,万水林,唐振尧,赖毅;红壤中菌根对柑桔磷肥效应的研究 [J];江西科学;1990年03期
3
黄婷婷;崔中利;张璐;曹慧;李顺鹏;;江西典型红壤区土壤细菌基因组文库构建及功能初步分析 [J];土壤学报;2006年06期
4
谢晓梅;镉污染对红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 [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年09期
5
吴铁航,郝文英,林先贵,施亚琴;红壤中VA菌根真菌(球囊霉目)的种类和生态分布 [J];菌物系统;1995年02期
6
史央,戴传超,陆玲;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不同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调查 [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陈国潮,何振立;红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微生物量研究 [J];土壤通报;1998年06期
8
沈宏,曹志洪,徐本生,杨建堂,王文亮,霍晓婷;施肥对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J];农村生态环境;1997年04期
9
陈国潮;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现状及其在红壤上的应用 [J];土壤通报;1999年06期
10
褚海燕,李振高,谢祖彬,朱建国,曹志洪;稀土元素镧对红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J];环境科学;200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