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伟钧;田昕;王家燕;;急性肺动脉栓塞致心搏骤停心肺复苏160分钟存活1例[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2 |
王立祥;;《经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析[A];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学术论文集[C];2014年 |
3 |
黄子通;;心肺复苏:你真正掌握了吗?[A];第十二届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4 |
杜朝晖;李建国;;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解读[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
5 |
王立祥;;《经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6 |
中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协作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
7 |
陈寿权;冷巧云;刘玉荣;高玉芝;薛继可;李章平;李惠萍;黄唯佳;程俊彦;章杰;何爱文;;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8 |
李海林;徐再春;许秀娟;吕丹阳;季聪华;;超长心肺复苏临床分析[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
9 |
陈寿权;薛继可;李章平;李惠萍;黄唯佳;程俊彦;章杰;晏平;;不复苏意愿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10 |
马善符;黄科昌;;心肺复苏时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临床初步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
11 |
唐忠志;赵智刚;刘洁;;3人心肺复苏团队在急诊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12 |
王立祥;;2016心肺复苏专家共识[A];2017第1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学术年会与第12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学术年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灾害医学十年回顾资料集[C];2017年 |
13 |
陈寿权;;心肺复苏进展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14 |
张慧利;罗旭睿;谭位华;;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变化临床意义[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
15 |
王郝;;从院内心肺复苏角度理解新指南对复苏顺序的改变[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
16 |
任晓红;单飞;;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A];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学术论文集[C];2014年 |
17 |
李春盛;;现代复苏时的药物应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
18 |
刘禹赓;李春盛;;心肺复苏的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复苏中毒学术论文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19 |
管军;李蕊;董兰;刘雪峰;马林浩;林兆奋;;便携式胸腔按压机在心肺复苏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20 |
陈鑫;聂时南;;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影响研究综述[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