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中煤体结构特征与井壁稳定性分析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煤体结构特征对煤层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基于GSI对煤体结构进行了量化,结合现场测井资料,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煤体结构空间展布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Hoek-Brown强度理论,提出基于煤体结构GSI定量表征的煤层井壁稳定性空间评价新方法。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钻井为例,计算了煤层井壁坍塌压力,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取的井壁坍塌压力与井径曲线的吻合度达75%,评价结果可靠;煤体结构越破碎,井壁坍塌压力越大,井壁稳定性越差;优势煤体结构是单井井壁稳定性的主控因素。
|
|
|
|
1 |
汤友谊,张国成,孙四清;不同煤体结构煤的f值分布特征[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2 |
白鸽;张遂安;张帅;冀敏俊;张慧;;煤层气选区评价的关键性地质条件——煤体结构[J];中国煤炭地质;2012年05期 |
3 |
杨陆武,郭德勇;煤体结构在煤与瓦斯突出研究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1996年07期 |
4 |
雷崇利;用钻孔煤心鉴别煤层煤体结构及其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2期 |
5 |
李辉;李涛;王福忠;;煤体结构类型判断的超声波探测系统研究[J];中州煤炭;2006年05期 |
6 |
朱鹤勇;煤体结构对瓦斯突出能量的影响[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7 |
薛喜成;高雅翠;;淮南煤田煤体结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探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8 |
龙王寅,朱文伟,徐静,章云根,曾庆华;利用测井曲线判识煤体结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1999年03期 |
9 |
吴伟;钱程;杨智;汪林;;芦岭煤矿8、10煤层煤体结构成因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12期 |
10 |
孙传显;龙荣生;王瑛;王生全;;南桐煤矿煤体结构的差异性及对瓦斯突出的影响[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1 |
吕绍林;孔测超声波仪预测煤体结构的理论基础[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2 |
宋友凯;乌兰井田煤体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4年01期 |
13 |
李金海;;煤体结构对吸附/解吸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2012年07期 |
14 |
郭涛;王运海;;延川南煤层气田2号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评价及控制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年03期 |
15 |
胡奇;王生维;张晨;何俊铧;刘建华;张晓飞;;沁南地区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
16 |
杜志刚;严家平;谢焰;胡水根;;煤体结构差异对气体运移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4期 |
17 |
李学文;;潘一矿煤体结构特征及其在煤和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09期 |
18 |
谢学恒;樊明珠;;基于测井响应的煤体结构定量判识方法[J];中国煤层气;2013年05期 |
19 |
陆小霞;黄文辉;王佳旗;唐修义;曾庆华;张守仁;吴见;陈燕萍;;沁水盆地柿庄北深部煤层煤体结构发育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年03期 |
20 |
汤友谊,田高岭,孙四清,张国成;对煤体结构形态及成因分类的改进和完善[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