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滤波理论、方法及其在多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梳理了粒子滤波理论基本内容、发展脉络和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对其在多目标跟踪应用中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与主流解决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报道.常规粒子滤波研究重点主要围绕重要性采样函数、计算效率、权值退化/样本匮乏和复杂系统建模展开.作为一类复杂估计问题,多目标跟踪一方面需要准确的目标新生/消亡与演变、虚警/漏检等建模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航迹管理等复杂决策方法.暨有限集统计学应用于多目标跟踪后,粒子滤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机集粒子滤波.基于不同的背景假设,可以构建不同近似形式的随机集贝叶斯滤波器并采用粒子滤波实现.但机动目标、未知场景、多目标航迹管理以及跟踪性能评价等仍是多目标粒子滤波的研究难点和重点.
|
|
|
|
1 |
李斌;姚康泽;王岩;慈林林;万建伟;;基于灰关联的分类信息辅助多目标跟踪[J];信号处理;2009年03期 |
2 |
王汝夯;黄建国;张群飞;;基于网络层次分析的水下多目标跟踪排序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3 |
陈炳和;雷达多目标跟踪的数学表示[J];电子学报;1988年02期 |
4 |
余少波,胡守仁,刘孟仁;雷达多目标跟踪的神经网络方法[J];电子学报;1992年04期 |
5 |
王顺奎;多目标跟踪用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4年04期 |
6 |
E.W.Kamen
,刘胜厚;基于对称测量方程的多目标跟踪[J];舰船指挥控制系统;1996年03期 |
7 |
刘维亭,张冰,朱志宇;多目标跟踪中的目标位置及速度数据融合[J];船舶工程;2003年01期 |
8 |
路红;费树岷;郑建勇;张涛;;基于行为和部分观测的多目标跟踪(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04期 |
9 |
蒋恋华;甘朝晖;蒋旻;;多目标跟踪综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12期 |
10 |
石文君;王登位;胥辉旗;刘晓红;;港口背景下红外运动多目标跟踪[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6期 |
11 |
龚俊亮;何昕;魏仲慧;郭敬明;;采用改进辅助粒子滤波的红外多目标跟踪[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2期 |
12 |
禹磊;唐硕;;雷达多目标跟踪的关联粒子滤波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9期 |
13 |
Stegall R.L.;黄鸿勋;;多目标跟踪雷达[J];现代雷达;1987年01期 |
14 |
C.L.莫尔菲尔德;金国强;;决策指导的多目标跟踪[J];雷达与对抗;1991年01期 |
15 |
杨春玲,余英林,刘国岁;多目标跟踪中的数据关联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
16 |
张文明,罗鹏飞,周一宇;多雷达多目标跟踪仿真系统软件设计[J];宇航学报;2001年05期 |
17 |
叶西宁,潘泉,陈鸣,于昕,张洪才;密集回波环境下多目标跟踪的一种新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8 |
常军;;地面多目标跟踪滤波技术[J];电讯技术;2006年01期 |
19 |
田淑荣;王国宏;何友;;多目标跟踪的概率假设密度粒子滤波[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20 |
高敬惠;姜子敬;田金慷;刘国丽;;基于贝叶斯原理的视觉多目标跟踪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