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技术
【摘要】:准确圈定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预警重点监测区域,实现监测位置和潜在突水点位置在空间上的匹配,是突水灾害预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研究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技术,采用水文地质分析、GIS空间分析及ANN预测等技术手段,建立了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将不连续指标转化为连续指标的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研发了重点监测区域评价GIS系统,实现了煤矿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GIS与ANN耦合评价技术,最后以赵庄煤矿5303回采工作面底板突水监测预警为例,利用研发的系统圈定了该工作面重点监测区域。研究表明,确定预警重点监测区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含水层水压、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防(隔)水煤岩柱厚度、老空区危险性指数、断层危险性指数、陷落柱危险性指数和封闭不良钻孔危险性指数,利用分段函数可以有效将不连续指标转化为连续指标,研发的评价系统可以实现煤矿突水灾害预警监测位置自动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揭露及水害预警系统监测结果一致。
|
|
|
|
1 |
刘德民;尹尚先;连会青;;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年05期 |
2 |
韩璐;韩进;赵冠宇;刘天浩;李维康;;融合突水系数和断裂构造分维值的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中国煤炭地质;2017年06期 |
3 |
吴闻;铸科技大维 缚井下蛟龙——《底板突水规律与突水优势面》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4 |
郭惟嘉;连传杰;刘利民;;改革采煤方法防治底板突水[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年03期 |
5 |
刘建平;工作面底板突水的灰色预测[J];煤矿安全;1993年09期 |
6 |
王振安;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初步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3年05期 |
7 |
王帅;;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及防治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8年10期 |
8 |
方翔宇;姚多喜;鲁海峰;;孙疃矿104采区10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9 |
李新明;;脆弱性指数方法在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煤;2017年08期 |
10 |
王如猛;;煤矿底板突水事故统计分析及防治措施[J];煤;2017年09期 |
11 |
陈亮亮;谢洪波;赵秋芳;;煤矿隐伏断层在底板突水中的影响[J];煤;2014年10期 |
12 |
米金科;乔伟;岳尊彩;张光明;;煤矿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评价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
13 |
邓晓秋;;底板突水成因浅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年08期 |
14 |
邵爱军,彭建萍,刘唐生;矿坑底板突水的突变模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15 |
白峰青,卢兰萍,周保东;带压开采底板突水机制的探讨[J];煤矿安全;1999年05期 |
16 |
张文泉,刘伟韬,王振安;煤矿底板突水灾害地下三维空间分布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1期 |
17 |
孙亚军,郑世书,张大顺,夏镛华;信息拟合方法在焦作东部矿区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初步应用[J];中州煤炭;1990年02期 |
18 |
陈钢;底板突水预测计算公式的推证[J];河北煤炭;1986年04期 |
19 |
王作宇;煤层底板岩体移动的“原位张裂”理论[J];河北煤炭;1988年03期 |
20 |
李白英
,沈光寒
,荆自刚
,高航;预防采掘工作面底板突水的理论与实践[J];煤矿安全;198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