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妮’亚麻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摘要】:以亚麻品种‘范妮’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不同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B(MS培养基的无机盐加B5培养基的维生素)培养基上培养,结果所有使用的培养基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只有在附加了0.5~4.0 mg.L-12,4-D培养基上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诱导中,源于下胚轴的材料均比源于子叶的材料所需的2,4-D浓度低。在培养基中,单独使用2,4-D诱导体胚的效果明显好于使用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源于子叶和下胚轴的体胚诱导数分别达到了224个/g和265个/g。组织学观察发现有大量正常的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少量子叶胚,还有少量畸形胚。本文为‘范妮’与其它麻类的体细胞杂交育种、‘范妮’变异无性系的筛选及相关的植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
|
|
|
1 |
牛爱国,朱海波,侯丽娟,包永佶,刘刚;无籽西瓜组培快繁技术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
2 |
焦德志;李波;吕建伟;李莉;;亚麻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3 |
陈菲,李黎,宫伟;植物组织培养的防褐化探讨[J];北方园艺;2005年02期 |
4 |
王彩云;白吉刚;杨玉萍;;桂花的组织培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S2期 |
5 |
范双喜;;植物组织培养中胚状体诱导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6 |
王玉民,刘艳芝,夏彤,李望丰,李俊波,董英山;苜蓿子叶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简报)[J];草地学报;2005年01期 |
7 |
暨淑仪,严学成,王毅军;茶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细胞组织学观察[J];茶叶;1995年02期 |
8 |
明凤,李文雄,胡尚连;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9 |
曲桂芹,张贤泽,霍俊伟;大豆体细胞胚的成熟处理及植株再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0 |
李文雄,曾寒冰,胡尚连;小麦未熟胚离体培养的研究──再生植株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遗传稳定性[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
|
|
|
|
1 |
甘霖,章文才,邓秀新;从败育种子诱导柑桔的胚性愈伤组织[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2 |
张朝军,李付广,王玉芬,武芝侠,李风莲;降低棉花胚性愈伤褐化研究[J];棉花学报;2005年05期 |
3 |
冀爱青;吴国良;;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年13期 |
4 |
葛春辉;计巧灵;郭景霞;姜丽;王雪华;朱国丽;贾红丽;张丕鸿;;亚麻品种‘双亚5号’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发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2期 |
5 |
张春燕;祝建波;倪娜娜;陈创夫;;不同苜蓿栽培品种再生体系的差异性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6 |
王友生;王瑛;李阳春;;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9年02期 |
7 |
翟彦;张宗勤;贾敏;王岩;宋西德;周雷;;百合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4期 |
8 |
杜丽;叶要妹;包满珠;;香樟未成熟合子胚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J];林业科学;2006年06期 |
9 |
陈超,王桂兰,田立民,崔瑞生;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再生[J];园艺学报;2004年02期 |
10 |
梁慧敏,黄剑,夏阳,王太明,孙仲序;苜蓿外植体再生系统的建立研究[J];中国草地;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