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树干液流的密度特征
【摘要】:树干液流在微时空尺度上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尺度扩展过程中又极易引起误差,而有些环境因子则是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发生变化,容易降低液流密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单位面积液流日累积量(Qa)和液流密度峰值(Jsmax)这2个参数,根据树高和胸径划分不同优势度,研究木荷树干液流时空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液流密度研究更合理的方法。结果表明: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木荷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液流日进程均呈现单峰格型,根据树高划分优势度等级的木荷中等木平均液流密度要略大于优势木,劣势木的平均液流密度远远低于优势木和中等木;而根据胸径划分优势度等级的木荷优势木液流大于中等木,中等木液流大于劣势木;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优势木和中等木液流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劣势木液流密度主要受气温影响;在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对优势木和中等木液流密度瞬时变化的影响比劣势木显著;总体而言,土壤湿度对液流瞬时值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大时间尺度上优势木液流累积量的变化。按树高划分的木荷等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更敏感,而按胸径划分的木荷等级显示树形因子对液流的影响不可忽略。根据研究的需求不同,按树高或胸径分级各有优势。
|
|
|
|
1 |
金则新,周荣满;木荷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2 |
苏培正;木荷纯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比试验[J];湖北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
3 |
兰林和;木荷屑垫料引起雏鸡死亡的病例[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5年07期 |
4 |
曹汉洋;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养分状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5 |
吴新洪;防火树种——木荷种子育苗技术要点[J];森林防火;1998年04期 |
6 |
胡锦生,李秀平,徐高福,徐高翔,郑昌峰;木荷苗培育技术与质量调查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1999年02期 |
7 |
黄文超,黄丽莉;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的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
8 |
肖复明,曾志光,包国华,叶金山,王胜亮,聂煜,王城辉,刘金生;木荷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刘钦;木荷人工混交林涵养水源的功能[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0 |
宋秀凯;刘爱英;杨艳艳;杨建敏;任利华;刘丽娟;孙国华;刘小静;;莱州湾鱼卵、仔稚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0年03期 |
11 |
史忠礼;;木荷的生長、利用及其栽培方法[J];林业科学;1956年03期 |
12 |
;西南木荷[J];西部林业科学;1977年04期 |
13 |
富裕华;王宗汉;高金润;贺义才;周岑;郭学斌;;沙棘优树选择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93年01期 |
14 |
陈堆全;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作用规律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
15 |
余琳,张萍,周志春,金国庆;木荷种源苗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差异[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
16 |
蔡秋锦,龚其锦,林凤京;木荷苗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
17 |
刘克潮,邹应仔;木荷芽苗切根移栽育苗与造林试验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1995年10期 |
18 |
刘克潮,邹应仔;木荷芽苗切根移栽育苗与造林试验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95年05期 |
19 |
沈国华,肖开生,苏国清;防火树种木荷种源引种试验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
20 |
方炜;福建省木荷苗木标准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