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维复合材料弹性刚度的自相容法
【摘要】:正 1.引言 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T.W.Chou(邹祖炜)和Kelly认为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技术中最少了解的领域之一。提出这种看法的理由不难理解,因为在短纤维增强的材料中,短纤维和基体间存在着与纤维长度和排列方向变化有关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典型的注模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材料中,纤维长径比的分布可以从完全有规则的排列到无规则的任意排列。而且在实际的材料中常会在简单的注模过程中发现明显的结构差异,因此即使
|
|
|
|
1 |
郭聿琦,王水汀,李康;强可识语言族[J];数学学报;1984年06期 |
2 |
张明义;一般缺省理论的扩张[J];中国科学A辑;1993年03期 |
3 |
国庆文,刘丽萍,孙成训;短纤维复合材料疲劳损伤及寿命预报[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01期 |
4 |
马杭;夏利伟;秦庆华;;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本征应变边界积分方程计算模型[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8年06期 |
5 |
陈丹;潘文峰;晏石林;;基于能量法的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拓扑优化[J];固体力学学报;2008年S1期 |
6 |
康国政,高庆;短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应力传递的有限元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7 |
;数学年刊第12卷B辑第1期(1991)目录和提要[J];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1991年01期 |
8 |
刘夕才;岩土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隐式积分弹性刚度法[J];计算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
9 |
张景春,张华,张尚盈;阻尼元件、质量块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处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
10 |
方立新,宋启根;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弹性刚度和极限强度的计算[J];工业建筑;2000年01期 |
11 |
魏勇;刘宇;;衰老与感觉运动功能、下肢刚度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
12 |
张双寅;短纤维增强塑料的加工和力学性能[J];力学进展;1984年03期 |
13 |
张双寅,蔡良武;随机短纤维复合材料复合型开裂方向的预测[J];力学学报;1989年04期 |
14 |
李秋萍,李照亮,石彦卿,刘善维;山西省晋中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屋面网壳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05年Z1期 |
15 |
高洪波;陈哲;刘慧;熊瑞生;黄学玉;;桩基条形承台梁与单排桩协同工作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6 |
张靠民;上官林建;申长雨;;短纤维填充聚合物熔体的充模流动控制方程[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3期 |
17 |
P.A.Berge;用熔融玻璃球制作的砂岩体模拟超声速度-孔隙度关系[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5期 |
18 |
高庆,康国政;短纤维复合材料应力传递的修正剪滞理论[J];固体力学学报;2000年03期 |
19 |
王水汀
,郭聿琦;语言族的积分与语言族的替换性和半可识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
20 |
潘旦光,楼梦麟;基岩弹性刚度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