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凤麟,王志文,琚定一,李培宁;二次应力存在时的J积分和断裂准则[J];工程力学;1997年02期 |
2 |
沈为;J 积分的单点计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
3 |
杨维阳,张少琴;线弹性正交异性复合材料板Ⅰ、Ⅱ型裂纹尖端的J积分[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0年07期 |
4 |
申振荣,郎福元,龚俊,李建华,刘展;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求解J积分[J];甘肃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
5 |
裴桂珠,崔建华;弹塑性断裂韧变J积分试验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6 |
严军华,颜惠庚;16MnR二维弹塑性J积分计算方法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7 |
王利民;J积分与断裂力学数值方法[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8 |
申振荣,郎福元,龚俊,李建华,刘展;疲劳裂纹扩展率的工程计算方法[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
9 |
沙江波,朱平,邓增杰,周惠久;LY12复合型断裂的实验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
10 |
朱莉;浅裂纹J积分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1 |
成名;刘维甫;刘凯欣;;高速冲击问题的离散元法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
12 |
王自强;Ⅰ积分和弹塑性断裂准则[J];科学通报;1978年01期 |
13 |
马歆,金志江;基于三维效应的弹塑性J积分计算[J];工程设计学报;2002年05期 |
14 |
苗张木,杨立强;基于CTOD和J方法的断裂韧性J_c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5 |
沙江波,孙军,邓增杰,周惠久;(Ⅰ+Ⅱ)型载荷下LY12的J积分与COD的关系[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1期 |
16 |
于慧臣,谢世殊,贺风伟,张岩基;带环状裂纹圆棒的J积分评价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6期 |
17 |
范秀昌,张行;处于非均匀温度场中含裂纹变厚度旋转盘的应力强度因子广义J积分解法[J];航空学报;1987年08期 |
18 |
王德洲,岳增武;考虑高阶奇异性项时的J积分计算[J];山东电力技术;2005年01期 |
19 |
韩连元;丁遂栋;;基于应变余能的J积分[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4期 |
20 |
张选利,张文;应力应变关系对双向应力J积分守恒性的影响[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