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茂顺,张启发,廖玉才;大麦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相似性的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2 |
杨俊品,荣廷昭;玉米数量性状RFLP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1999年01期 |
3 |
吴为人,唐定中,李维明;数量性状的遗传剖析和分子剖析[J];作物学报;2000年04期 |
4 |
李会霞,王玉文,田岗,王高鸿,史琴香;谷子一些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甘肃农业科技;2005年04期 |
5 |
韩光微;;数量遗传学基础与家畜育种 第十一章 性状的遗传与变异[J];养殖技术顾问;1982年02期 |
6 |
詹英贤;;芝麻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7 |
段章雄;程光潮;周炳光;袁继成;张瑞跃;;三黄白耳鸡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J];中国家禽;1985年04期 |
8 |
朱孝达;蔡一林;;小麦数量性状辐射遗传的初步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9 |
马兴跃;;澳大利亚罗姆尼羊主要数量性状的关系[J];云南畜牧兽医;1987年01期 |
10 |
山本俊雄;陈复生;;茧丝纤度与茧数量性状之相关——以茧丝纤度为特征的蚕品种选育途径[J];中国蚕业;1987年02期 |
11 |
王桂梅;;高粱千粒重的遗传研究初报[J];山西农业科学;1988年07期 |
12 |
刘晓娜
,郑传德
,刘秀峰
,王秀琴
,雷福成;糯稻数量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2期 |
13 |
李世富;孙金敏;张巨享;张胜;于正万;;黑白花奶牛乳房宽度和高度等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J];中国奶牛;1992年01期 |
14 |
赵寿经,王荣生,刘云章,柳丽,邹积成,傅成根;人参不同类型苗期主要数量性状的差异及亲缘关系探讨[J];中药材;1993年05期 |
15 |
王淑荣;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选择上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年01期 |
16 |
乐美旺,张冬仙,熊永鹏,周红英;黑芝麻数量性状的主成份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5年03期 |
17 |
郭瑞林,王阔,周青;绿豆主要数量性状与杂交后代的选择[J];河南农业科学;1996年07期 |
18 |
李顺文,徐东生;池杉数量性状间的相关聚类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1996年01期 |
19 |
霍仕平,晏庆九;玉米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1997年03期 |
20 |
王晓峰,宋固定;平菇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7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