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连民,刘颖,俞顺章;氮、磷、铁、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4期 |
2 |
黄斌,余国忠,栗印环;沸石去除铜绿微囊藻的试验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3 |
王霞,吕宪国,张学林;松花湖铜绿微囊藻无菌株的分离及其生长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
4 |
金相灿,李兆春,郑朔方,杨苏文,胡小贞,储昭升;铜绿微囊藻生长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S1期 |
5 |
杨柳燕,王勤,史小丽,蒋丽娟,肖琳,秦伯强;铜绿微囊藻磷代谢过程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6 |
欧明明,蔡伟民;铁限制对铜绿微囊藻光系统活性变化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5年06期 |
7 |
郑朔方,杨苏文,金相灿;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营养动力学[J];环境科学;2005年02期 |
8 |
肖琳,杨柳燕,蒋丽娟,邹迪,图雅;附生假单胞菌信号分子对铜绿微囊藻磷代谢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9 |
李志伟;崔力拓;齐凤生;邢光敏;;铜绿微囊藻生长特征及营养盐对其生长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6年01期 |
10 |
袁丽娜;宋炜;肖琳;王勤;杨柳燕;蒋丽娟;;附生假单胞菌存在下不同光照时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磷代谢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
11 |
吴和岩;苏瑾;施玮;;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产毒条件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04期 |
12 |
裴海燕;胡文容;曲音波;李小彩;;红球菌对铜绿微囊藻的裂解动力学[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S1期 |
13 |
金相灿;郑朔方;;有机磷和无机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
14 |
徐涛;宋立荣;;三株铜绿微囊藻对外源无机碳利用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7年02期 |
15 |
周律;邢丽贞;段艳萍;;药剂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5期 |
16 |
丁惠君;张维昊;周伟斌;周连凤;吴小刚;张伟安;甘南琴;;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7期 |
17 |
陈雪初;孙扬才;曾晓文;李春杰;孔海南;;低光照度对源水中铜绿微囊藻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3期 |
18 |
张薛;胡洪营;门玉洁;;大麦秆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2期 |
19 |
梁瑜;陈雪初;孔海南;吴德意;黄莹莹;;遮光围隔中铜绿微囊藻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6期 |
20 |
孟丽华;刘义新;;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