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预测
【摘要】:基于复合材料组分结构的复杂性,通常采用细观力学方法预测复合材料有效模量。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细观力学方法,并采用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与Mori-tanaka方法,编制Matlab程序,分析了含有基体裂纹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选取纤维长径比与损伤含量为影响参数,绘制了有效模量的变化趋势图。
|
|
|
|
1 |
周光泉,樊坚强;损伤弹性材料的有效模量及本构关系[J];爆炸与冲击;1996年02期 |
2 |
卢子兴,高镇同;含空心球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确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3 |
冯西桥,余寿文;计算微裂纹损伤材料有效模量的一种简单方法[J];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4 |
卢子兴;球形涂层粒子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8年10期 |
5 |
肖俊华;蒋持平;;含双周期不等长刚性线材料有效反平面剪切模量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9期 |
6 |
张景涛;王兆清;李淑萍;;非均质材料有效模量的数值模拟方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7年04期 |
7 |
姚战军;郑坚;倪新华;;稀疏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场及损伤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2期 |
8 |
宋晓光;刘沈如;张景涛;;应用于弹性问题的重心坐标有限元法[J];固体力学学报;2010年03期 |
9 |
王彪,王殿富,王铎;含有随机夹杂的统计非均匀弹性介质参数的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1989年03期 |
10 |
陈良森,李长春;关于岩石的本构关系[J];力学进展;1992年02期 |
11 |
严鹏;蒋持平;;平行微裂纹削弱的弹性体的各向异性有效性能与双周期裂纹模型[J];固体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
12 |
赖勇;张永兴;;岩体微裂纹密度确定方法及应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2期 |
13 |
刘希强;魏培君;王黎;张瑰;;含非完好界面粒子增强复合材料对弹性波的散射[J];力学季刊;2011年02期 |
14 |
童金章,南策文,金伏生;四阶各向同性张量的Hil分解定理及其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5 |
庄守兵,吴长春,冯淼林,袁振;基于均匀化方法的多孔材料细观力学特性数值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4期 |
16 |
田占东;李守苍;段卓平;张震宇;;弹丸在混凝土靶中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
17 |
卢哲安,肖贵泽,杨炳尧;粘弹性界面对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