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崇杰,杨冬,雷奇,洪丹,穆彪;人发中铜(Ⅱ)、锌(Ⅱ)含量相关性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0年03期 |
2 |
林洁华,张月英,王世颖,张书圣;二氯(2,6-二甲基吡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3 |
朱昌青,王伦,李永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J];分析试验室;1999年06期 |
4 |
李慧芝,周长利,罗川南,李洪民;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J];分析试验室;2001年06期 |
5 |
王勇,李玉忠;铁矿石中铜的快速光度分析[J];山东冶金;2001年03期 |
6 |
郭延河,盖庆春,李风华,林华宽,朱守荣;新型多氨-多酰氨配体和氨基酸的三元铜(Ⅱ)配合物(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
7 |
陈运生,段秀云,訾言勤,陈立国;人发中微量铜的催化光度法测定[J];干旱环境监测;1991年04期 |
8 |
陈家越;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痕量铜的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9 |
叶艳青,曹秋娥,徐其亨;5-(4-氯苯基偶氮)-8-苯基磺酰氨基喹啉与铜(Ⅱ)的荧光反应及分析应用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1年02期 |
10 |
宁明远,王卫明,杨秀英;痕量铜的新催化光度法测定[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11 |
尹富玲,申佳,邹佳嘉,李荣昌;2,2′-联吡啶和去甲基斑蝥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抗癌活性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4期 |
12 |
陈实,乐学义,周晓华,刘小平,刘广;[Cu(1,10-phen)(L-Ile)(H_2O)]·NO_3的合成、结构及其表征[J];化学通报;2004年06期 |
13 |
郑本亨
,梁惠妍;用苯酚—氯胺T分光光度法测高纯铝中微量铜[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14 |
吴星,姚荣,张国林,许文琴;金属离子和磺化酞菁反应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12期 |
15 |
张学军,夏心泉,杨彬,魏利东,高春香;4-甲醛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6 |
刘二保,卫洪清,张瑞风,刘保梅,史红霞,耿长青;二甲酚橙—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与铜(Ⅱ)钴(Ⅱ)的光度法研究及铜的测定[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7 |
董学畅,李志红,杨光宇;2,7-双(4-安替吡啉偶氮)变色酸的合成及测定铜(Ⅱ)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8 |
韩德满,蒋华江,叶巧云;2-(3-羧基-2,4,5-三氮唑偶氮)-5-乙酰氨基苯酚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及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年04期 |
19 |
何池洋,吴根华,程琼,陈友存;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6期 |
20 |
赵刚,吴仲岿,管荫桐,唐雯霞;[Cu(dien)Cl]~+与核苷酸作用的~1H、~(31)P NMR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