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M(1,m)模型背景值的优化
【摘要】:基于MGM(1,m)模型时间响应式的形式和累加生成序列的准指数规律,研究了该模型的背景值优化问题.在分析传统MGM(1,m)模型背景值误差的基础上,利用非齐次指数函数逼近模型中各变量的一阶累加生成序列,经过一系列数学公式的推导,得到了MGM(1,m)模型背景值的优化公式.通过实例表明了该式的优化效果,同时表明了采用背景值优化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传统MGM(1,m)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
|
|
|
|
1 |
程宾;王志红;;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年10期 |
2 |
陈树德;;灰色模型的简化计算[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3 |
熊和金,熊鹰飞,陈绵云,瞿坦;灰色系统SCGM(1,h)_c模型的拓广[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4 |
袁潮清;刘思峰;;一种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的灰数灰度[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5 |
李孜军;灰色系统基本方法及其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1996年03期 |
6 |
单联宏;;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及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
7 |
汪鹏飞;何聪;;关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点探讨——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
8 |
黄福勇;灰色系统建模的变换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年06期 |
9 |
王继华,张致付,雷林源;灰色系统在地下管道泄漏定位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0 |
陈捷;陈为真;;灰色神经网络预测修正模型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11 |
金新政;优值贴近度聚类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8年04期 |
12 |
程毛林;广义灰色GGM(1,1)模型与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06期 |
13 |
唐丽芳;贾冬青;孟庆鹏;;用MATLAB实现灰色预测GM(1,1)模型[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
14 |
张庆;刘思峰;王正新;党耀国;;几何变权缓冲算子及其作用强度研究[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
15 |
刘卫锋;何霞;程少华;施进发;;一类优化离散灰色模型及其等价模型[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6 |
张素萍,孙兆林,张晓彤,冷静,周山花,蔡杨勇;灰色数模的建立及应用研究(II)——NLCGM(1,1)模型的建立及酚保留行为的预测[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
17 |
王义闹,刘光珍,刘开第;GM(1,1)的一种逐步优化直接建模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
18 |
王双维;张莎;赵利民;李雅丹;曹晓琳;;矩阵灰色绝对关联度及其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9 |
王正新;党耀国;裴玲玲;;缓冲算子的光滑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
20 |
唐嗣元;富丹丹;;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