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试论南湖诗社的创作成就

宣淑君  
【摘要】:南湖诗社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新诗创作和民歌收集两个方面。新诗创作约百首,其中穆旦的《我看》、《园》,周定一的《南湖短歌》,刘重德的《太平在咖啡馆里》等可以列入中国现代优秀诗歌之列。民歌收集以刘兆吉收集蒙自民歌近百首为主要成就,并编定《西南采风录》一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琰;;论儿童的发现与“五四”中国新诗[J];文教资料;2007年27期
2 何锐;世纪末的文学格局与新诗创作[J];诗探索;1994年01期
3 姚尧;;百家论诗,诗心毕现[J];诗刊;1998年03期
4 赵心宪;新诗创作论“形象”说流变轨迹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5期
5 王富仁;;为新诗辩护[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6 姚家育;;论臧克家新诗创作的押韵及新诗押韵观[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马大勇;;略论新诗创作对古典诗歌资源的接受与整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张宏建;;朦胧诗与新诗的论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刘纪新;;旧诗存在的两种方式及其对新诗的制约[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何成文;;人的困境与诗的救赎——试析朱湘的新诗创作[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1 方大卫;;“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朱自清新诗创作理论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2 敖忠;潜心研究 勤奋笔耕 赵心宪教授又出新著[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3 陈丽琴;;论周作人的新诗理论与创作——兼谈与其民歌研究之关系[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4 徐有富;;与音乐相结合——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5 鲍昌宝;;论程千帆先生的新诗创作[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16 陈远洋;;沈尹默新诗融古发新探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7 张勇;江倩;;新与旧的碰撞——论卢前的新诗创作[J];名作欣赏;2009年17期
18 杨经华;;独立风雪中之清教徒——潘乃光与晚清“诗界革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9 陈智德;;革命与诗的失落——鲁迅、斯诺与中国新诗[J];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01期
20 姚鸽;;浅论孙大雨对商乃诗的新诗创作与翻译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远清;;台湾新诗六十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鲍昌宝;;新诗创作技法:问题与意义[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立群;;新诗“概念问题”的反思与世纪初的现象争鸣[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段从学;;面向新诗未来的回顾与交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5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德明;;近30年来新诗技艺探究的回眸与反思[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仁强;;新诗“小众化”刍议[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8 张立群;;1980年代新诗的革新与浪漫主义[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傅天虹;;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论“中生代”的命名与拓展意义[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泳超;;想象中的“民族的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2 熊辉;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多加;新诗新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军;当下新诗口语化写作的文化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吉开金;新诗的求“真”与求“诚”[D];温州大学;2010年
4 潘淳;贵族的平民化尝试[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瑾;刘半农新诗理论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郝若萍;沈从文新诗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刘一宁;徘徊在新与旧之间[D];西南大学;2009年
8 闫文君;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刘半农诗歌[D];西南大学;2007年
9 时珍慧;“春野”与“窗”之间[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振林;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创新性[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艺丹 欧阳小昱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女性新诗写作中的繁复之“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静;城市·诗歌·诗人[N];安康日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任桑桑;刘福春:兀兀穷年乐写新诗“家谱”[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洋;我以我心赋诗篇[N];河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曾祥书;多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N];文艺报;2009年
6 张同吾;仰望人类精神高地[N];文艺报;2010年
7 记者 王宁 李开义;繁荣云南诗歌论坛在玉溪开幕[N];云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江湖;新世纪诗歌创作在沉静中流变[N];文艺报;2006年
9 ;金波:维护童心纯美50年[N];文艺报;2007年
10 曾祥书;新诗应讴歌时代 关注现实生活[N];文艺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