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立飞;;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7年09期 |
2 |
杨经绥,白文吉,戎合,张仲明,许志琴,方青松,颜秉刚,李天福,任玉峰,陈松永;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石榴石橄榄岩中发现Fe_2P合金矿物[J];岩石学报;2005年02期 |
3 |
孟大维;吴秀玲;孙凡;刘富;郑建平;;大别山硬玉石英岩中发现α-PbO_2型TiO_2超高压相[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4 |
王东坡,刘立,薛林福,高福红,王德勤;大陆构造沉积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5年06期 |
5 |
崔军文;大陆动力学计划及其野外实验室——青藏高原[J];科学中国人;1995年03期 |
6 |
吴珍汉;大陆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趋势[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
7 |
郭锋;彭晓秋;范蔚茗;;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6年01期 |
8 |
王清晨,从柏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框架[J];岩石学报;1998年04期 |
9 |
从柏林,王清晨;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J];科学通报;1999年11期 |
10 |
王强,许继锋,王建新,赵振华,王人镜,邱家骧,熊小林,桑隆康,彭练红;北大别山adakite型灰色片麻岩的确定及其与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关系[J];科学通报;2000年10期 |
11 |
杨经绥,刘福来,吴才来,万渝生,张建新,史仁灯,陈松永;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J];地质学报;2003年04期 |
12 |
翟伟,孙晓明,徐莉,张泽明,梁金龙,梁业恒,沈昆;苏北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流体演化[J];岩石学报;2005年02期 |
13 |
李德威;庄育勋;;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的科学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
14 |
张金凤;张泽明;;喜马拉雅超高压变质作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4期 |
15 |
杨立强;邓军;陈赟;;青藏高原壳幔形变数值模拟研究[J];地学前缘;2006年05期 |
16 |
魏荣强;臧绍先;;大陆岩石圈流变结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
17 |
张立飞;;特约主编致读者[J];地学前缘;2011年02期 |
18 |
刘晓春;徐培苍;;大别地区榴辉岩中几种超高压变质矿物研究[J];矿物岩石;1993年04期 |
19 |
吴珍汉;全球构造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4期 |
20 |
陈国能;大陆地质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J];高校地质学报;1997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