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 红土壤
【摘要】:正 黄土高原,干沟万壑,纵横梁峁,波澜壮阔,犹如风神捏就。她西起青海日月山,东达太行山,北靠长城和阴山,南抵秦岭,跨越我国北方七个省区,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 黄河,环抱黄土高原的主体部,每年携带着大量泥沙,向大海奔腾不息。 五干年来,农耕文明在这里迅猛发展。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炎黄子孙辟出了令人惊叹的梯田。但是,黄土地上的人们并没
|
|
|
|
1 |
魏建华
,朱丽;黄土高坡 讲述绿色家园动人故事[J];甘肃林业;2002年04期 |
2 |
郝明德;前言[J];水土保持通报;1995年06期 |
3 |
常玮,尚宇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1994年10期 |
4 |
马建中,鱼红斌,伊虎英;黄土高原谷子新品种辐谷4号的选育[J];水土保持通报;1997年03期 |
5 |
王西锐,阮仕立,王华,房玉林;黄土高原葡萄园旱作耕作探讨[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1年05期 |
6 |
张青峰;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与保护[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2年01期 |
7 |
丁琳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
8 |
张惠霞,郑书彦,徐伯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3期 |
9 |
王朝良,芮建华;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发展战略的抉择[J];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04期 |
10 |
崔中兴,杨作栋;黄土地区滑坡的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1994年06期 |
11 |
周佩华,吴普特;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1994年02期 |
12 |
冯占怀,韩虎;黄土高原上推土机常用的九种推土法[J];山西农机;1994年02期 |
13 |
刘绍清;浅谈“治黄”问题[J];水土保持通报;1995年01期 |
14 |
米文宝,李龙堂;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1995年03期 |
15 |
米文宝,李龙堂;浅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6 |
吴钦孝,郭中升;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整治方略──纪念朱显谟院士从事黄土区土壤科学研究55周年暨[J];水土保持研究;1995年04期 |
17 |
景可;统一认识 加速黄土高原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1998年07期 |
18 |
王正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要注重科学和符合自然规律[J];中国水土保持;1999年11期 |
19 |
王庭栋;怀念李龙城同志为创建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的献身精神[J];山西农经;2000年03期 |
20 |
屈振民,胡俊鹏,孙平阳;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旱作农业技术发展途径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