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海底地形的南海海洋经向翻转数值模拟
【摘要】:利用一个z坐标刚盖近似海洋环流模式,分别在吕宋-台湾以东的闭边界和开边界两种情况下,模拟了理想海底地形(1000 m平底)南海冬季和夏季上层环流的经向翻转(meridional overturning),目的是为了分析黑潮入侵南海的可能影响范围及其对南海上层环流经向翻转的改变,并比较这种影响的季节性差异。模式采用气候平均的海面风场驱动,热盐强迫采用基于向Levitus气候海面温度和盐度张弛的边界条件。从模拟结果来看,黑潮影响南海上层经向翻转的范围可达到10°N左右,从而驱动南海上层海洋形成一个不闭合的经向翻转。在冬季(1月份),海水从大约400~500 m深处自北向南输送,并且逐步上升,在表层返回北部;在夏季(6月份),也有类似的情形,海水从大约150~200 m深处自北向南输送,并且逐步上升,在表层返回北部。该经向翻转描述了南海中、上层水的运动路径,为研究南海风生-热盐环流动力学提供了理想化的参考依据。
|
|
|
|
1 |
陈惠莲;南海等螯蟹属一新种[J];海洋与湖沼;1984年05期 |
2 |
章淑珍,陈清潮;南海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研究——Ⅰ.数量的分布和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1984年01期 |
3 |
沈育疆,胡定明,梅丽明,何国平;南海潮汐数值计算[J];海洋湖沼通报;1985年01期 |
4 |
李祺方;《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简介[J];海洋通报;1988年04期 |
5 |
王国忠,吕炳全,全松青,张健;一个大陆坡环礁—南海华光珊瑚环礁的沉积相模式及其演化趋势[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
6 |
张尔贤,肖湘;几种南海海藻的氨基酸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9年03期 |
7 |
沈繁銮,李海华,官军;南海地震活动中的时空有序现象[J];中国地震;1993年03期 |
8 |
黄咣凯;南海油气勘探又受外商青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4年06期 |
9 |
张虎男;南海及其周缘的地震活动与区域稳定性评价[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6期 |
10 |
齐义泉,施平,毛庆文;南海海面风速季节特征的卫星遥感分析[J];热带海洋;1996年01期 |
11 |
黄咣凯;南海钻获高产油气井[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2期 |
12 |
赵宝勋;试评南海海上定点站的质量[J];海洋测绘;1996年03期 |
13 |
;中国科学家领衔南海首次大洋钻探成功[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年02期 |
14 |
许金山,田纪伟,魏恩泊;南海与太平洋表层水温卫星遥感资料的子波频谱分析[J];科学通报;2000年11期 |
15 |
刘传联;南海大洋钻探研究新进展[J];科学通报;2002年08期 |
16 |
宋海斌,郝天珧,江为为,丘学林,胥颐,刘建华;南海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基底断裂体系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1期 |
17 |
朱照宇,邱燕,周厚云,陈俊仁,欧阳婷萍,钟和贤,谢久兵;南海全球变化研究进展[J];地质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
18 |
邵磊,李献华,汪品先,翦知湣,韦刚健,庞雄,刘颖;南海渐新世以来构造演化的沉积记录——ODP1148站深海沉积物中的证据[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
19 |
林子;南海纪行[J];时代潮;2004年19期 |
20 |
陈省平,刘涛,廖映辉,郑湘峙;南海海洋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