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psbA基因启动子“-35”元件的突变效应
【摘要】:应用化学合成的 2 0nt寡核苷酸引物 ,诱导高粱psbA基因启动子“ - 35”元件 (TTGACA)中的第 1位T碱基和第 3位G碱基发生突变 ,获得 3个突变体ATTACA ,GTGACA和ATGACA .在菠菜叶绿体蛋白质提取物系统中 ,检测突变的及野生型的高粱psbA基因启动子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 .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 ,野生型的具有很强的蛋白质结合条带 ,单碱基突变体ATGACA和GTGACA的蛋白质条带的强度明显下降 ,而双碱基突变体ATTACA的蛋白质结合条带的强度反而比野生型增强 .由此可见“ - 35”元件在调控psbA基因启动子与叶绿体特异蛋白质的结合反应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个别碱基的突变便会显著地影响启动子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 .
|
|
|
|
1 |
晁岳恩;吴政卿;杨会民;何宁;杨攀;;11种植物psbA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聚类分析[J];核农学报;2011年05期 |
2 |
杨泽民,章群,谢数涛,韩博平,吕颂辉,Hodgkiss;Phaeocystis globosa与Phaeocystis antarctica叶绿体psbA基因的比较[J];海洋科学;2005年01期 |
3 |
吴乃虎,方晓华,施晓梅,张晓武,周立,黄美娟,孙凯鸣;高粱叶绿体psbA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5'-非编码区的调控效应[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9年04期 |
4 |
孙雪;吴晓微;徐年军;杨锐;;蛋白核小球藻psb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自养和异养培养的表达变化[J];水产学报;2011年10期 |
5 |
周立,任东路,吴乃虎;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调控[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年04期 |
|
|
|
|
|
1 |
安健,汪明,王黎霞
,杨静,夏茂华;mRNA差异显示PCR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2 |
闫红飞,杨文香,董立,刘大群;mRNADD-PCR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
3 |
汪月霞;孙国荣;王建波;陈刚;曹文钟;刘爱萍;王聪;;Na_2CO_3与NaCl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叶绿体保护酶活性的比较[J];草业学报;2007年01期 |
4 |
许修宏,曲娟娟,张喜萍,杨庆凯;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5 |
郝中娜,文景芝,李永刚,杨明秀;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卵孢子生活力的因素[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6 |
马淑梅,李宝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J];大豆科学;1999年02期 |
7 |
韩晓增,何志鸿,张增敏;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重迎茬减产控制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专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J];大豆通报;1998年06期 |
8 |
王彩华,雷启义,胡勇,刘祥林;衣藻叶绿体分裂基因CrFtsZ1在E.coli中的表达[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5期 |
9 |
王利军,范三红,郭蔼光;拟南芥ats1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
10 |
吕蓓,方宣钧;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侵染大豆根系诱导表达的cDNA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2期 |
|
|
|
|
|
1 |
李杨,苏乔,安利佳;基因组的“沙漠区域”内含子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4期 |
2 |
张开慧;;内含子的功能及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7期 |
3 |
晁岳恩;吴政卿;杨会民;何宁;杨攀;;11种植物psbA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聚类分析[J];核农学报;2011年05期 |
4 |
苏忠亮;程江峰;梁成伟;刘均洪;邵宏波;刘杰;;外源基因在衣藻叶绿体中高效表达的研究[J];海洋通报;2008年04期 |
5 |
杨泽民,章群,谢数涛,韩博平,吕颂辉,Hodgkiss;Phaeocystis globosa与Phaeocystis antarctica叶绿体psbA基因的比较[J];海洋科学;2005年01期 |
6 |
徐军望,冯德江,宋贵生,魏晓丽,陈蕾,伍晓丽,李旭刚,朱祯;水稻EPSP合酶第一内含子增强外源基因的表达[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3年03期 |
7 |
李江涛;杨世湖;陈苗苗;万建民;;内含子1、2对水稻pib基因启动子活性影响的转基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
8 |
谢先芝,吴乃虎;高等植物基因的内含子[J];科学通报;2002年10期 |
9 |
唐顺明,易咏竹,沈兴家,张志芳,李奕仁,何家禄;家蚕(苏·菊×明·虎)幼虫血清蛋白基因(BmLSP)启动子特性分析[J];科学通报;2003年21期 |
10 |
孙雪;吴晓微;徐年军;杨锐;;蛋白核小球藻psb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自养和异养培养的表达变化[J];水产学报;2011年10期 |
|
|
|
|
|
1 |
黄瑶,吴乃虎;小米psbA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的结构特征[J];生物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
2 |
吴乃虎,方晓华,施晓梅,张晓武,周立,黄美娟,孙凯鸣;高粱叶绿体psbA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5'-非编码区的调控效应[J];中国科学C辑;1999年04期 |
3 |
俞新大,于玲,岳强,杜荣骞,张自立;小麦叶绿体psb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4 |
岳强;小麦叶绿体DNA的提取与psbA基因的扩增[J];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5 |
刘博林,岳绍先,胡乃璧,李小兵,翟文学,李诺,朱荣焕,朱立煌,毛大璋,周佩珍;龙葵Atrazine抗性基因向大豆叶绿体的转移及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J];中国科学B辑;1989年07期 |
6 |
闻守宾,谭文杰,伊瑶,詹美云;中国不同地区庚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基因异质性分析[J];病毒学报;1999年02期 |
7 |
贾战生,周永兴,冯志华;抗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核酶在细胞内对病毒翻译启动的抑制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8 |
张金忠,管永军,张燕珠;叶绿体基因含有起源于核基因组的真核调控序列[J];中国科学B辑;1994年04期 |
9 |
孙雪;吴晓微;徐年军;杨锐;;蛋白核小球藻psb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自养和异养培养的表达变化[J];水产学报;2011年10期 |
10 |
朱清华;张学成;李玉晖;;冈村枝管藻叶绿体psb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海洋科学;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