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文远,潘懋,刘嘉麒,刘东生;末次间冰期以来会宁黄土剖面的热释光测年[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000年04期 |
2 |
孙继敏,丁仲礼,刘东生,袁宝印,刘嘉麟;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1995年02期 |
3 |
郑洪波,安芷生;甘肃环县剖面记录的末次间冰期地磁场[J];第四纪研究;1996年04期 |
4 |
景民昌,杨革联,孙乃达;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
5 |
管东红,奚晓霞,郝永萍,方小敏,李吉均,余丹林;北塬剖面碳酸钙记录的末次间冰期气候不稳定性[J];冰川冻土;1996年02期 |
6 |
师育新,戴雪荣,李节通,王家澄;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年01期 |
7 |
戴雪荣,李吉均,俞立中,师育新,王家澄;末次间冰期甘肃沙尘暴演化历史的黄土记录分析[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
8 |
吴敬禄,王苏民;青藏高原东部RM孔碳酸盐氧同位素揭示的末次间冰期气候特征[J];科学通报;1996年17期 |
9 |
熊尚发,刘东生,丁仲礼;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转换时期斋堂黄土记录中的气候回返事件[J];科学通报;1998年17期 |
10 |
夏正楷,韩军青,金德秋,周锡煌;泥河湾盆地末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1 |
李力,孙有斌,鹿化煜,赖忠平,安芷生;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粉尘事件及其与北大西洋寒冷事件的对比[J];科学通报;1998年01期 |
12 |
涂霞,郑范,王吉良,汪品先,蔡慧梅,C.Bühring,M.Sarnthein;南海北部末次间冰期早期的突然降温事件[J];中国科学D辑;2001年10期 |
13 |
张平中,王先彬,王苏民,陈践发,方小敏,刘光秀;青藏高原东部末次间冰期气候不稳定性分析[J];科学通报;1998年01期 |
14 |
何勇,秦大河,任贾文,孙维贞;兰州不同时期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
15 |
高莉玲;末次间冰期(氧同位素5e亚期)两次高海平面的新证据[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05期 |
16 |
王文远,刘嘉麒,潘懋,刘东生;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的热释光测年——渭南、会宁剖面的对比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3期 |
17 |
姜修洋;汪永进;孔兴功;陈仕涛;李明霞;程海;;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气候不稳定的神农架洞穴石笋记录[J];沉积学报;2008年01期 |
18 |
管清玉,潘保田,高红山,王均平,苏怀,李琼;三门峡王官与武威沙沟黄土记录中的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期的暖性回返事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9 |
饶志国;陈发虎;汪海斌;张家武;朱照宇;;九州台古土壤S_1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2期 |
20 |
刘宇飞;李保生;杨艺;欧先交;温小浩;欧阳椿陶;曾兰华;;末次间冰期我国半干旱盆地Rb、Sr的迁移聚集规律与环境演变——以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研究结果为例[J];中国沙漠;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