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思考
【摘要】: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局面,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CO2排放的严峻挑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因此,要积极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公平和公正的国际制度建设,积极应对全球低碳发展潮流下政治、经济、贸易和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国内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制定并实施煤炭等化石能源和相应CO2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和峰值目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能源体系的转型,顺应世界潮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
|
|
|
|
1 |
周亚;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2 |
唐国平,李秀彬,Guenther Fischer,Sylvia Prieler;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
3 |
汤海燕;广东省近40年来气候变化初探[J];广东气象;2003年01期 |
4 |
Lohmann G
,张光威;气候的过渡:冰期—间冰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制约与反馈机制[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3期 |
5 |
贾朋群;胡英;;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4期 |
6 |
;气象科技动态[J];浙江气象;2009年04期 |
7 |
K.Hasselmann;吴懋峥;;随机气候模式的建立和检验[J];浙江气象;1984年05期 |
8 |
刘式达;;用浑沌理论研究气候变化和EI Ni■o现象的进展[J];气象科技;1988年03期 |
9 |
张玉坤;必须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警觉性[J];广西气象;1989年02期 |
10 |
范建华,施雅风;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的影响——Ⅰ.近30年时期的分析[J];中国科学B辑;1992年05期 |
11 |
郭玉杰;“气候变化与水稻”国际研讨会[J];世界农业;1994年07期 |
12 |
周春林,袁林旺;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分维研究[J];灾害学;1997年02期 |
13 |
杨宏;气候变化的影响[J];国外科技动态;1998年10期 |
14 |
殷永元;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探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15 |
田广生;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16 |
杨士恩,张荣霞,王新燕;聊城市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04年S1期 |
17 |
张晓华,刘滨;建立气候变化国际新制度趋势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1期 |
18 |
;会讯[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2期 |
19 |
王伟中,王文远;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
20 |
张雁;任国玉;刘洪滨;赵宗慈;;中—意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召开[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