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时延地震
【摘要】:油藏动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油藏开采过程的动态监测,建立定量、精细、动态的油藏模型,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油藏开发的性能,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时延地震已经成为油藏动态监测的一种成熟和有效工具,并且已经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分析了油气藏动态监测的地球物理基础,从时延地震可行性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属性分析、综合解释和应用等多方面,介绍了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时延地震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
|
|
1 |
Satinder Chopra;Kurt J Marfurt;赵剑敏;;地震属性的历史回顾(上)[J];油气地球物理;2006年03期 |
2 |
Satinder Chopra;Kurt J Marfurt;赵剑敏;;地震属性的历史回顾(下)[J];油气地球物理;2006年04期 |
3 |
郭增建;两个特殊地震[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S1期 |
4 |
曹正林;石亚军;阎存凤;王鑫;郑红军;杜斌山;张小军;张平;;地震成藏学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1期 |
5 |
靳君达;;地震与城市建设[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08期 |
6 |
倪逸,王倩,张冲;多维地震瞬时信息的直接计算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4期 |
7 |
陈遵德,祝文亮,王卫华,朱广生;孔隙度预测中的地震特征优化方法及应用[J];石油学报;1999年01期 |
8 |
吴雨梅,吴律;地震特征拾取及其在解释应用中的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2期 |
9 |
;2005年第25卷《地震》总目次[J];地震;2005年04期 |
10 |
刘力辉;李建海;刘玉霞;;地震物相分析方法与“甜点”预测[J];石油物探;2013年04期 |
11 |
J.H.Bodine;孔秀兰;;波形的地震特征分析方法[J];国外油气勘探;1988年01期 |
12 |
庄东海,许云,乌达巴拉;四维地震及其实施要求[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年04期 |
13 |
牛彦良,敖志富,姜岩,廉虎生,吴明华;地震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3年03期 |
14 |
冯全雄;黄兆林;薛会;徐波;万欢;;深盆气地震特征及预测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6期 |
15 |
赵改善;油藏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时延地震[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3期 |
16 |
C.Scott Burns
,刘丽;3D地震在油藏模型中的应用及其对油藏管理的影响[J];石油物探译丛;1999年06期 |
17 |
王正和;;地震沉积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地球物理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3期 |
18 |
;地震11 岩性[J];石油物探译丛;1983年Z1期 |
19 |
夏怀宽;;彰武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和彰武4.8级地震的构造背景[J];东北地震研究;1988年04期 |
20 |
古迅;核电工程地质(三)[J];工程地质学报;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