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仁灯;杨经绥;王希斌;郑新华;;德尔尼铜矿区异剥钙榴岩的发现及意义[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徐烈;熊炜;孙恒;赵兰萍;李兆慈;郭文;;脉管式气波制冷的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3 |
张炳生;;重起来才能飞起来——总编辑抓新闻摄影工作管见[A];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4年 |
4 |
蔡永恩;潘懋;梁海华;展清;贾晋康;;我国西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模拟[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
5 |
汪屹华;卢华复;旋央申;王世成;康铁笙;沈修志;;闽西深层次推覆构造带的热历史[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6 |
杨芳林;;蛇绿岩研究中有关问题的讨论[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
7 |
黄成彦;;西藏羊八井第四纪硅藻植物群[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4)——第四纪地质·冰川[C];1979年 |
8 |
李学来;朱彻;;单管热分离机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
9 |
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研究进展[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
10 |
张招崇;王福生;;地幔柱、岩石圈地幔和地壳对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源区的贡献:两类玄武岩的地球化学证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补充论文摘要集[C];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