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烟叶质量初探与提升展望
【摘要】:本文作者在多年使用泸州烟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理化分析与感官评价方法,对泸州烟叶生产基地近三年来的烟叶品质:外观质量、化学指标、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同时简单介绍了泸州烟叶在广东中烟的使用情况,并展望了泸州烟叶品质提升的方向与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在泸州烟叶基地的长远发展以及泸州烟叶在中式卷烟中的大范围应用方面起到了有益促进作用。
|
|
|
|
1 |
黎妍妍;黄元炯;许自成;吴军;李富欣;;河南烟区烟叶质量可用性的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
2 |
周应兵,孙学永,阮龙,林国平,周大庚,曹景林,王正刚,李桐;烤烟品种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J];安徽农业科学;1998年03期 |
3 |
巫厚长,魏重生,王方晓,程遐年,邹运鼎;各种天敌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4 |
何琴,高建华,刘伟;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烤烟内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5 |
钱时祥,陈学平,郭家明;聚类分析在烟草种植区划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6 |
焦立新,谷立中;层次—关联评判法在种植制度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7 |
黎妍妍;丁伟;李传玉;许自成;;贵州烟区生态条件及烤烟质量状况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
8 |
江建刚;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在卷烟评吸过程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9 |
陈仅;;多变量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在非典研究中的应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
10 |
王顺久,张欣莉,侯玉,丁晶;投影寻踪聚类分析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