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子暗物质综述
【摘要】:综述了暗物质的起源、暗物质的提出依据、对暗物质尤其是非重子暗物质在宇宙中占有的地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局限,现有对非重子暗物质的理论及其预测,寻找非重子暗物质的现状。
|
|
|
|
1 |
马库斯·乔恩;;宇宙十大不可思议[J];中外文摘;2011年17期 |
2 |
卢昌海;;太阳的故事——太阳中微子之谜[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3期 |
3 |
张新民;陈学雷;;暗物质、暗能量研究进展及中国的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5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晁伟;;超越标准模型新物理与宇宙学(英文)[A];Seminar on Physic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 and Cosmology[C];2009年 |
2 |
李二涛;李志宏;李云居;颜胜权;郭冰;苏俊;王友宝;王宝祥;曾晟;连钢;白希祥;方晓;柳卫平;赵维娟;;~6He(p,γ)~7Li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的间接测量[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王家龙;;对太阳耀斑的观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7:“冷聚变”争论[C];2008年 |
4 |
苏俊;李志宏;郭冰;白希祥;李志常;刘建成;王友宝;连刚;曾晟;王宝祥;颜胜权;李云居;李二涛;樊启文;柳卫平;;~6Li(n, γ)~7Li天体物理反应率的间接测量[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5 |
邢志忠;;中微子物理的若干最新进展[A];第九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6 |
焦善庆;许弟余;周勋秀;;对宇宙暴胀和重新加热的解释[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7 |
宁宗军;;RHESSI卫星的部分新观测结果[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8 |
焦善庆;蓝其开;;“原生黑洞”、三代轻子的电磁特性[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4(10)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0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9 |
张新民;;宇宙学进展[A];第九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10 |
张邦固;;宇宙质心参考系[A];第十五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