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DNA编码序列设计
【摘要】:在DNA计算中,DNA编码序列的设计是DNA计算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DNA序列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约束条件,给出满足该约束条件的评估公式。本文选择海明距离和反海明距离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和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设计满足这两个条件的DNA编码序列,通过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改进的遗传算法优于遗传算法。
|
|
|
|
1 |
郭志儒;科学家发现由DNA编码的第22种氨基酸[J];中国兽医学报;2002年04期 |
2 |
杨会杰,赵芳翠;阶乘矩识别DNA分子编码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3 |
王淑栋;宋弢;李二艳;;DNA Golay码的设计与分析[J];电子学报;2009年07期 |
4 |
任晓娜;张大方;向旭宇;;基于离散粒子群的DNA编码序列组合优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03期 |
5 |
辰辉;DNA指纹术[J];大自然探索;2000年03期 |
6 |
黄冲,吴乃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90年06期 |
7 |
蔡黔,周红,肖光夏,于晟,刘毅,马丽梅;过氧化氢导致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编码基因损伤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8 |
李立人,许仁邦,缪有刚;水稻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固定化及其亚基的重组作用[J];科学通报;1990年22期 |
9 |
钱杰,张丽蓉;线粒体DNA与衰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年02期 |
10 |
;拒绝发表的论文[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18期 |
11 |
柏干荣,陆松敏;缺血缺氧与线粒体DNA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损伤[J];创伤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
12 |
王文林,陆建平;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的教学概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3 |
王亚复,邹秀莹,梁顺祥,冯亚莉,吴大康;甜瓜(Cucumis melo Linn)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
14 |
吴郑植;线粒体的DNA与遗传简述[J];生物学教学;1995年09期 |
15 |
郑英,周作民,沙家豪;线粒体DNA与人精子活力间的相关性分析[J];解剖学报;2000年01期 |
16 |
张光慧,刘秀荣,高红玉;线粒体与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否也分裂?以什么方式分裂?[J];生物学通报;2003年11期 |
17 |
刘东,尹怡欣,涂序彦;浅谈人工生命与信息理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