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队急性腹泻病监测报告 Ⅰ.流行病学部分
【摘要】:1991年6月~1992年5月在驻粤某部队进行了急性腹泻病的主动监测。年发病率为0.64~1.0次/人/年。发病率与相对湿度(x_2)、气温(X_3),特别是雨量(X_1)的关系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呈正相关。y=1.98+0.02x_1+0.02x_2+0.07x_3,r=0.8727,P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饭前、便后不洗手等生活习惯同腹泻发病有密切关系。26.3%的患者有淋雨、腹部受凉或感冒等诱因,对照者同期则无。腹泻病例抗菌药使用率平均达79%,越是基层使用率越高。根据结果,讨论了腹泻防治对策与措施。
|
|
|
|
1 |
龚令甫;宋彩红;李艳荣;;平顶山市卫东区2005年传染病疫情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2 |
沈艳辉;王全意;吴疆;高婷;叶烨;刘曦;;北京市1949-2006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
3 |
洪剑霞;;疾病监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4期 |
4 |
徐红梅;沈安梅;;南汇区2000~2004年腹泻流行病学监测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年02期 |
5 |
王磊,王松俊;全球几种主要传染病流行及研究动态[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0年01期 |
6 |
余向华,薛大燕,周祖木,林献丹;温州市1985-2000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
7 |
杜利群;章浩明;章国成;;富阳市2002-2005年农村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01期 |
8 |
曾光;;流行病学和疾病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一讲流行病学进展问答)[J];疾病监测;1993年03期 |
9 |
张毓吟;;军区第四届军队卫生与流行病学专业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兴城召开[J];沈阳部队医药;1997年05期 |
10 |
;儿童保健[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84年05期 |
11 |
孙海龙,范国英,刘玮,冯丹,张习坦,韩光红,曹务春;1992~2001年部队肺结核发病特点和趋势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2 |
赵国;王淑婷;;2006年平顶山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年03期 |
13 |
刘传楠;胡明;李宁宁;;武汉市1972~1992年流感实验室监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993年03期 |
14 |
吴多文;范华;肖晓艳;;国内慢性病的现状、流行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7期 |
15 |
李茂军;张熔;赵娟;李运璧;刘思雨;陈昌辉;;482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
16 |
徐志荣;;昆明市官渡区2005-2008年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
17 |
刘健;杨晓丽;那军;潘国伟;;我国疾病监测系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年01期 |
18 |
李敏;白云;王全意;黎新宇;孟庆芬;佟明新;郭舫茹;杨娜;;北京市石景山区药品销售监测系统研究[J];首都公共卫生;2008年01期 |
19 |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年02期 |
20 |
杨泽,王克安,金水高;疾病监测中捕获─再捕获方法的应用[J];疾病监测;199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