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书院教材的类型、建设逻辑及其特点
【摘要】:明清时期,在国家文教政策导向、学术研究勃兴、印刷技术革新以及私人著述日益丰富等因素影响下,书院教材朝着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其类型大致可分为通用教材和特色教材。明清书院教材建设,主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儒家经典内容为主线,以培养"科举治术之才"为核心价值取向,强调"经世致用",呈现出稳中有进、异彩纷呈、成果丰硕等特点。
|
|
|
|
1 |
王明琦;;辽宁书院文化史中的奇葩——铁岭银冈书院[A];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1999-2008)第4册[C];2009年 |
2 |
夏俊霞;;两湖书院述论[A];南开史学(1991年第2期)[C];1991年 |
3 |
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考(上)[A];南开史学(1992年第2期)[C];1992年 |
4 |
白新良;;浙江书院考述[A];南开史学(1992年第1期)[C];1992年 |
5 |
王福鑫;;试论宋代书院的休闲功能[A];宋史研究论丛 第7辑[C];2006年 |
6 |
方丽英;;鹅湖书院康熙帝匾联考[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
7 |
崔文川;;关于民办书院现状的几点思考[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
8 |
兰军;;从家族书院到乡村书院的变迁——清代湖南郴侯书院史实考述[A];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第二届巴蜀·湖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3年 |
9 |
史贵全;;略论上海格致书院的科技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0 |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1 |
刘海峰;;唐代集贤书院有教学活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2 |
龚剑锋;杨飞;;宋代浙江书院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3 |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4 |
金林祥;;试论清末书院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5 |
程方平;;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6 |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17 |
丁钢;;书院传统及其现代精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
18 |
赵连稳;;清代北京书院经费使用概述[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
19 |
陈时龙;;论天真书院的禁毁与重建[A];明代国家与社会——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3年 |
20 |
滕琪;;海南书院群整体恢复项目规划[A];当代海南论坛’2011秋季峰会——文化体制改革与海南文化发展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