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响应振幅的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
【摘要】:动力优化设计的特点是重分析工作量大 ,计算效率低。为避免或减少重分析 ,将有限元单元阵进行了分解变换组装 ,使振幅与设计变量如截面面积、长度的复杂隐函数关系转化为对设计变量摄动参数的显式关系 ,进而将设计变量摄动参数提取在分解后的几个常数刚度阵、质量阵之外 ,避免了在迭代求解过程中重组刚度阵与质量阵 ,较快地获得问题的解。文中给出了摄动参数的几种取值方法。同理 ,根据本文的方法 ,可推广应用于其它基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工程结构系统
|
|
|
|
1 |
伍良生,陈卫福;弯扭耦合齿轮传动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计算的传递矩阵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2 |
王民,费仁元,杨建武,吴季茂,关剑,刘璇;基于电流变材料的变刚度切削颤振在线控制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3 |
黄旭东,费仁元,杨家华;主轴部件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4 |
张云电,庞爱芳;变进给切削过程的动态稳定性——关于韧性材料可靠断屑方法研究之三[J];北京工业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
5 |
张维英,张军,林焰,纪卓尚;平板结构振动响应敏度分析[J];船舶力学;2005年01期 |
6 |
杨明亚;杨涛;王芳;张长泉;卢灿举;杨颖洁;;基于有限元的数控机床床身筋板的动态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7 |
刘范川;电子设备结构中板的振动解的一种尝试[J];电讯技术;2004年03期 |
8 |
江早,王启义,钱为民;滚动导轨系统油膜阻尼减振效果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9 |
王仁德,高国利,王启义;变速切削抑振机理[J];东北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
10 |
李宇鹏,杜崇杰,王雅秋;回转型气压半悬浮导轨微量进给稳定性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
|
|
|
|
1 |
张广文;陶瓷机械的反求工程[J];佛山陶瓷;2002年12期 |
2 |
郭卫,周红梅,李富柱;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矿用机车制动系统的动态仿真[J];工程机械;2005年11期 |
3 |
傅秀通;专家级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3期 |
4 |
伍先俊,程广利,朱石坚;最小振动功率流隔振系统ANSYS优化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2期 |
5 |
张西农;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共振破碎技术[J];交通世界;2005年Z1期 |
6 |
马迅,过学迅,赵幼平,闵晓炜;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优化与灵敏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04期 |
7 |
刘小平,郑建荣,朱治国,顾秀兰;虚拟样机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和实践[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S2期 |
8 |
沈敏德,安景祯,宫涛,杨冬云,范维华;功能设计法在原理方案创新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02年11期 |
9 |
张鸣;任建平;毛鸿伟;;基于虚拟样机的机械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2006年11期 |
10 |
刘影,杭九全,万耀青;反求工程与现代设计[J];机械设计;1998年12期 |
|
|
|
|
|
1 |
郑光泽,李润方,林腾蛟;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05年06期 |
2 |
戴君,陈建军,李永公,赵竹青,马洪波;基于可靠性的工程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年01期 |
3 |
毛勇建,王齐鲁,闫渊;一种典型冲击试验夹具的优化设计[J];强度与环境;2003年01期 |
4 |
郑文青;杨和振;;顺应式垂直通路立管的动力响应优化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
5 |
张桥;张卫红;朱继宏;;动力响应约束下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5期 |
6 |
隋秀凛,石阿薇,戴立平;电动机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师;1996年06期 |
7 |
陈建军,车建文,崔明涛,戴君,马洪波;结构动力优化设计述评与展望[J];力学进展;2001年02期 |
8 |
邹慧君;张毅;;凸轮机构考虑间隙时动力响应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9 |
祝小平;陈士橹;;弹性飞行器对大气紊流的动力响应计算[J];飞行力学;1992年02期 |
10 |
樊社新;防振锤的动力响应及能量消耗[J];电力建设;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