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虫生真菌液体培养芽生孢子的形态发生
【摘要】:芽生孢子是许多真菌通过出芽方式产生的无性孢子,在液体发酵中主要以这种形式大量繁殖。真菌杀虫剂活性成分分生孢子的大量生产使用液体发酵得到的芽生孢子作为接种物,另外,它也是当今虫生真菌遗传转化的重要受体,因而研究虫生真菌芽生孢子的形态和发生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液体发酵中的球孢白僵菌、粉棒束孢、蝉棒束孢、环链棒束孢、玫烟色棒束孢、细脚棒束孢、斜链棒束孢、金龟子绿僵菌、蝗绿僵菌和蜡蚧霉等10种常见虫生真菌芽生孢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显微观察,了解其分生孢子产生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芽生孢子的产生方式有两种类型:1)蝉棒束孢在其整个生活史中以菌丝生长为主,芽生孢子产生的数量很少。2)其他各种真菌芽生孢子产生方式相似,在菌丝体形成后就开始大量以菌丝出芽或缢缩产生芽生孢子,接着还可通过芽生孢子的出芽或缢缩断裂产生新的芽生孢子。芽生孢子的产生分为3个时期:初期先由菌丝形成芽生孢子;指数期芽生孢子大量增殖,菌丝和芽生孢子都可产生芽生孢子;后期以芽生孢子产新芽生孢子为主要方式。
|
|
|
|
1 |
何恒果,李正跃,陈斌,文良柱;虫生真菌对害虫防治的研究与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2 |
李增智;英国虫生真菌学家 N.Wilding来华学术交流[J];微生物学通报;1989年01期 |
3 |
王用贤;杨红明;;浅淡虫生真菌[J];云南林业;1990年05期 |
4 |
梁宗琦,陈月碧,刘爱英,王迺亮;一种虫生真菌——棒束孢菌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79年03期 |
5 |
林华峰,胡萃;虫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J];华东昆虫学报;2001年01期 |
6 |
宋东辉,贺运春,宋淑梅,张作刚,李文英;山西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7 |
韩宝瑜,张汉鹄,张建群,崔林;两种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的侵染和流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8 |
林华峰;虫生真菌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9 |
泽桑梓;周楠;刘宏屏;陈鹏;李浩然;;虫生真菌粉拟青霉生产工艺[J];西部林业科学;2006年01期 |
10 |
姚剑,李增智,樊美珍;虫生真菌入侵过程中酶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1 |
林华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在虫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2 |
李增智,杨震,汤坚;12种化学杀虫剂对3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3 |
韩宝瑜,李增智;皖南冬季马尾松林昆虫、蜘蛛和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年04期 |
14 |
李忠;刘爱英;梁宗琦;;虫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培养条件研究[J];植物保护;2005年05期 |
15 |
柴一秋;12株虫生真菌对家白蚁致病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2期 |
16 |
李增智;虫生真菌在害虫治理中应用现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17 |
苑森行,杨玉景;虫生真菌——木贼镰刀菌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年01期 |
18 |
黄贵平;几种主要虫生真菌的研究与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1992年05期 |
19 |
曾大兴,梁宗琦,刘爱英;几种虫生真菌的铜耐受性及选择分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6年02期 |
20 |
黄运霞,黄荣瑞;从活虫体样品中分离虫生真菌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