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然,李嘉,李克锋;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2 |
李莉红,雒文生,贺涛;静态水体大气复氧理论的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5期 |
3 |
方祥位,李建中,魏文礼,陈刚;河流复氧系数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4 |
雒文生,李莉红,贺涛;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学报;2003年11期 |
5 |
贺涛,雒文生;水体大气复氧理论和复氧系数研究现状与进展[J];水电能源科学;2003年01期 |
6 |
R.J.韦尔拷克;陈鸣钊;;江河的大气复氧[J];华水科技情报;1985年02期 |
7 |
李玉梁,王军,陈嘉范;珠江广州河段大气复氧能力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8 |
张国坤,李恒达;河流水质模型的分析及研究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9 |
方祥位,李建中,陈刚,魏文礼;河流复氧系数中液膜厚度的推导[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0 |
田永静,郭维华;机械曝气、大气复氧与光合作用优化组合工艺研究[J];给水排水;2002年12期 |
11 |
朱为真,李玉梁,余常昭;波浪对河流复氧影响的研究[J];交通环保;1987年Z1期 |
12 |
何江涛,张达政,陈鸿汉,汤鸣皋;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复氧方式及效果[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1期 |
13 |
张宗才,张新申,代红,张铭让;紊动水体中气液传质过程分析(英文)[J];广西科学;2004年04期 |
14 |
何建波;无复氧状态下亚铁转化的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1988年05期 |
15 |
江峰;组合预测在污水复氧系数估算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1期 |
16 |
李玉梁,王军,陈嘉范;潮汐水流大气复氧能力的研究[J];水资源保护;1992年04期 |
17 |
方祥位,申春妮,陈正汉,陈刚,李建中;河流复氧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18 |
郑英铭;;苏州河水质模型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19 |
陈虹;松花江吉林江段有机物(BOD)环境容量计算[J];黑龙江环境通报;1995年04期 |
20 |
向连城;稳定塘中氧传递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