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仅使用偏振片精确测量偏振态

白云峰  闫照宇  浦合力  
【摘要】:提出仅使用偏振片进行偏振态精确测量的方法,相对传统偏振态测量方法,本方法所需装置简单、操作简便,且不仅可以测量一束光的整体偏振态,还可以测量光束截面的偏振态分布。通过旋转1片偏振片,测量透射光强,测量除圆偏振光和自然光以外的任何种类偏振光。如需区分圆偏振光和自然光,则需增加1片非理想偏振片于第一片偏振片之前,此时圆偏振光经过非理想偏振片变成椭圆偏振光,而自然光变成部分偏振光,然后重复上诉方法即可区分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这种测量偏振态的方法非常适用于光刻系统中,不仅节省光刻系统中偏振检测系统的成本,也提高检测精度和实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翀;陈海清;廖兆曙;赵爽;;高量级光衰减时对线偏振片组衰光系数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2 韩景福;;MD投影机中的光学元器件(一)——偏振片与波片[J];现代显示;2009年12期
3 潘明德;;塞曼效应实验观察中问题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4 王永钤,蔡履中;用实际偏振片检测光的偏振态[J];物理实验;2000年08期
5 何伟杰;刘继芳;韩彪;;保偏光纤对轴角对偏振态的影响实验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04期
6 马磊;赵琨;李吉夏;张洪泽;;马吕斯定律用于退偏振片时的修正及实验验证[J];大学物理;2010年05期
7 田江晓;变光强式偏光太阳镜[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谭旭东;王一鸣;舒学成;杨新民;;一种可免用光隔离器的抗反射同轴激光器TO-CAN[J];光通信研究;2008年02期
9 丁三红;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现象[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赵燕萍;;椭圆偏振光实验的数学描述[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6期
11 傅思镜;全志义;;二向色性与彩色偏振片制作研究[J];物理实验;1987年01期
12 郑芝奖;偏振光与偏振片的透过方向分析[J];中国棉花加工;2001年03期
13 杨旸;潘永华;周进;王思慧;;双色激光偏振演示实验[J];物理实验;2007年02期
14 王晓;石顺祥;马琳;;部分偏振光的表示方法[J];电子科技;2009年06期
15 王逸飞;线偏振光转向器的原理与设计[J];物理与工程;2004年03期
16 运高谦;赵君煜;;1/4波片在Nd:YAG激光器谐振腔中的应用[J];红外;2006年05期
17 刘富池;;电子荷质比测定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J];广西物理;2007年02期
18 余丽芳;;偏振光干涉演示仪的简单制作[J];物理通报;2007年04期
19 姜宁;;偏振光技术的应用[J];物理通报;1999年06期
20 潘维济;光学一题[J];大学物理;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鑫;蒋卓勤;李迎春;;偏振态的高速实时测量方法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翟千里;张月;陶世荃;;光折变铌酸锂晶体中偏振复用全息记录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董晓明;陈海斌;魏杰;;液晶光固化体系偏光行为的研究[A];2006中国科协年会——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亚东;唐志列;刘小宝;廖常俊;刘颂豪;;相位调制偏振态QKD系统偏振补偿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陈卫斌;顾培夫;;偏振光的Stokes列矩阵表示及应用[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玥;陶世荃;;LiNbO_3晶体中光折变光栅各向异性衍射的定量研究[A];2005年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学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建会20周年纪念会[C];2005年
7 汪喜林;丁剑平;陈璟;樊亚仙;王慧田;;矢量光束的若干特性[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利菊;姚保利;韩俊鹤;郜鹏;蒲守智;;激发光偏振态对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高明;邱怡申;;相干偏振矩阵测量系统的研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志峰;苏玉玲;苏展;高岩;任玉芬;张晓冬;;基于Matlab夫琅和费衍射实验的研究[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亚芳;晶体型消偏器及偏振模色散模拟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6年
2 刘继红;激光消偏技术和偏振干涉滤波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3 孙秀平;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及其应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任梦昕;超颖材料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12年
5 郭占城;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和激光束相干合成的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6 刘海;二维随机介质内光波模式的偏振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昕;液晶光调制器特性应用与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张伟利;半导体激光器在光注入下的偏振及动态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雷铭;光学微操纵技术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10 谢尚然;光纤布里渊散射与干涉中的偏振问题及其分布式传感应用[D];清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关于光学系统中光束能量和偏振态的分析方法[D];浙江大学;2012年
2 何伟杰;光纤陀螺中光纤熔接偏振特性的实验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春明;石英系单模光纤SRS偏振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新;主动式激光成像偏振特性探测实验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5 廖艳林;亚波长光栅偏振器件的设计[D];安徽大学;2004年
6 杨灏;在各向异性介质中调制光学偏振态的几何相[D];南昌大学;2012年
7 陈小军;数字全息图像质量的改进[D];苏州大学;2009年
8 林金金;大气偏振建模与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董屠蔷;曲面偏振片的偏振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晓;光纤陀螺中光纤环的偏振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梦然;量子密码通信驶上快车道[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