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轴并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七轴并联机床是在六轴并联机床的基础上 ,在工作台上串联一个数控转台 ,实现七轴联动 ,从而提高了并联机床的加工能力。为了利用七轴并联机床进行数控加工 ,必须对刀位文件进行后置处理 ,生成六根驱动杆的杆长和数控转台的转角等数据来驱动并联机床。本文研究了七轴并联机床数控加工的后置处理技术 ,提出了后置处理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算法
|
|
|
|
1 |
李兵,王知行,刘文涛,李建生;新型并联机床的固有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1999年09期 |
2 |
汪劲松,黄田;并联机床——机床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10期 |
3 |
韩海生,黄田,周立华,刘旭东;虚拟环境下并联机床建模与仿真[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01期 |
4 |
金振林,高峰;新型6-SPS并联机床局部承载能力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年04期 |
5 |
范晋伟,关佳亮,王彤波,王文超,关剑,张小龙;并联机床虚拟设计的理论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6 |
汪劲松,朱煜,张华;并联机床虚拟产品设计系统及基本框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年05期 |
7 |
王洋,倪雁冰,黄田,张大卫;三平动并联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J];机械设计;2001年09期 |
8 |
范晋伟,费仁元,田越,李俊勤;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的并联机床运动空间分析及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9 |
王哲,王知行,刘文涛,雷雨成;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分析及实时运动仿真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09期 |
10 |
陈文家,王洪光,房立金,赵明扬;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机电工程;2001年04期 |
|
|
|
|
|
1 |
赵兴玉;黄田;;并联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2000年 |
2 |
王洋;倪雁冰;黄田;张玉明;李亚;梅江平;;3-HSS并联机床插补原理[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2000年 |
3 |
张玉明;倪雁冰;王洋;黄田;曾子平;;3-HSS并联机床数控系统仿真模块开发[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2000年 |
4 |
金振林;高峰;;基于6-SPS三维平台机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刚度分析[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
5 |
周善忠;李佳;黄田;;并联机床工作精度检验样件设计初探[A];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
6 |
王辉;倪雁冰;孔德庆;梅江平;黄田;;并联机床手轮功能的实现[A];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
7 |
张华;朱煜;汪劲松;孟飚;;并联机床虚拟设计环境及其机构设计子平台研究[A];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
8 |
张立新;尹文生;汪劲松;;基于RTLinux的开放式并联机床数控系统[A];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
9 |
范守文;徐礼钜;;面向新型并联机床的插补原理与方法研究[A];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
10 |
黄成祥;于鹏;徐礼钜;;并联机床加工仿真的研究[A];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