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及其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

张新明  邓运来  张勇  
【摘要】: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高强铝合金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针对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熔炼、均匀化、固溶、淬火、预拉伸以及时效各工序的相关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对我国该类铝合金及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张丽娇;;航空航天高强铝合金材料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新材料产业;2021年03期
2 原政;;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技术探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5年10期
3 徐克宇;张宏亮;郝思巍;张春龙;冯春伟;刑庆友;李磊;李昕明;;浅析铝合金材料加工变形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1期
4 周松年;;冶金工艺对高强铝合金断裂性能的影响[J];轻金属;1983年09期
5 陈伟文;;高导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年06期
6 张红芳;杨明琴;王泽晓;;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其加工成形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9年24期
7 冉文君;;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其加工成形技术[J];产业创新研究;2020年10期
8 冉文君;;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其加工成形技术[J];冶金与材料;2020年03期
9 张正昊;;铝合金在航天航空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年07期
10 王伟;张勇;余敏;陈辉;;从航空看轨道交通高强铝合金的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18年S1期
11 刘文鑫;;试论铝合金材料加工变形控制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8年04期
12 赵志林;;7N01铝合金材料疲劳失效分析及防护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08期
13 李旺顺;;刍议铝合金材料加工变形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15期
14 荣凤贤;;铝合金材料助神舟十一号飞天[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雨;;航空薄壁铝合金壳体切削加工变形控制分析[A];第三届金属加工工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21年
2 钟丽慧;韩立军;;铝合金点焊焊接能力的研究[A];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5)[C];2021年
3 纪艳丽;郭世杰;;6×××铝合金铸锭均匀化工艺研究[A];2018年全国铝、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文集[C];2018年
4 高剑波;易建华;;铝合金真应力-应变曲线有限元辅助测试方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册(同位素分离分卷)[C];2019年
5 李劲风;;中南大学部分高性能铝合金研究进展[A];2020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论文集(上册)[C];2020年
6 曾阳阳;蒋福利;管晓伟;朱佳伟;叶富兴;;铝合金圆铸锭竹节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A];2020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论文集(下册)[C];2020年
7 吴树森;吕书林;郭威;张东城;;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材料研究与应用[A];2020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20年
8 张海;;铝合金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A];2016中国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9 张世文;刘仓理;冯东升;叶想平;李英雷;;围压对铝合金材料动态本构的影响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徐超;杨尚磊;;铝合金材料的疲劳研究进展[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1 刘牧东;熊峻江;田本鉴;;铝合金材料低温裂纹扩展性能与寿命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2 张新明;;第13章 铝合金材料[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0)[C];2011年
13 李新宇;付裕;熊峻江;;2B25铝合金材料腐蚀疲劳性能试验研究[A];2014海峡两岸破坏科学与材料试验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十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4 叶序彬;张福泽;郭洪全;宋钧;;低温环境下两种铝合金材料疲劳断裂行为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5 秦高梧;;东北大学铝合金材料设计与成型技术进展[A];2016中国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6 陈江华;;铝合金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学[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7 李昂;张毅;高蔚;吴福;;钪元素对高强铝合金断裂韧性及显微组织的影响[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册(同位素分离分卷)[C];2019年
18 王国军;任伟才;丛福官;;高强耐疲劳铝合金的研究与开发[A];2020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论文集(下册)[C];2020年
19 崔中雨;;高强铝合金在含Cl溶液和薄液膜环境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定量对比研究[A];2020第七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暨2020第一届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与设施服役安全大会摘要集[C];2020年
20 支新航;王元清;范圣刚;王中兴;欧阳元文;;高强度铝合金的工程应用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A];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7届(ISSF-2021)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鹏;新型高强韧铝合金研制与含固态流变技术的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任伟伟;6082铝合金复杂枝杈类锻件热变形过程内部组织演变及精确成形技术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8年
3 陈雨;搅拌摩擦加工/焊接典型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D];东北大学;2017年
4 佘欢;Fe、Si杂质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孟祥琦;铝合金材料的应力腐蚀及腐蚀疲劳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严军;光纤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高强铝合金工艺、缺陷产生与质量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健;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工艺优化及模拟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田昌龄;铝合金多道次热变形及组织演变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3 王鹏潇;5052铝合金/钢熔钎焊界面反应行为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丁春慧;高压扭转后7A60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陈力;多向锻造对608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姜鹏举;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成形控制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7 王逸凡;铝合金损伤断裂的声发射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红祥;低温形变热处理对6201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9年
9 孙梦黎;2A14铝合金变形—固溶—时效组织性能演化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0 白光;激光热处理对7075铝合金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11 宫柏山;7XXX系铝合金疲劳性能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12 胡万文;Fe元素及热处理工艺对608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13 温明月;高速列车用7N01铝合金流变行为分析及牵引梁型材挤压成形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14 翟福娜;7075铝合金高温扭转微观组织演变及数值模拟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15 郑选涛;铝合金成形工艺研究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8年
16 倪辰旖;铝合金激光选区熔化过程仿真及工艺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17 余珠华;6063铝合金热挤压工艺及其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8 林文星;基于各向异性的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及切削本构模型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19 程江峰;强磁场对2024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D];江苏大学;2018年
20 贾伟杰;800 MPa级超强铝合金成分设计、制备技术及组织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兵 疏达;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发展关键:科研与实际需求相结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年
2 郝晓明;可溶解铝合金结构材料应用于油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