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套袋处理对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洞庭地区白沙枇杷的套袋栽培技术,采用不同果袋和不同套袋时间处理,研究其对青种和白玉2个白沙枇杷品种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双色果袋可以改善青种枇杷的外观,果面色泽均匀,锈斑较少,同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套袋时间早,有利于白玉枇杷果实外观品质提高,但其内在品质略有下降。而在4月20日套袋的透明袋对提高白玉果实的内在品质方面效果较好,但易发生锈斑和果实皱皮现象。
|
|
|
|
1 |
;对杂稻及其“三系”进行防杂,保纯与提纯复壮的体会[J];贵州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
2 |
吴平理,高泉荪,陈汉生;水稻杂交技术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80年03期 |
3 |
赵章杏
,黄纯农;均三嗪二酮诱导水稻(Oryza sativa L.)雄性不育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0年04期 |
4 |
赵章杏,黄纯农,俞志隆,侯国裕,黄荣初,王兴凤;“麦化二号”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应和机理的初步研究[J];遗传;1980年05期 |
5 |
刘学文;向日葵良种繁育技术[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0年01期 |
6 |
邓景扬,高忠丽;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与利用——太谷不育小麦鉴定总结[J];作物学报;1980年02期 |
7 |
刘捷平,王景林;黑暗对冬小麦花粉育性和结实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1980年04期 |
8 |
张福生;;3197A混杂退化原因及解决办法[J];辽宁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
9 |
黎绍桢;徐振雄;曹李生;谢琼新;陈妃望;;防御藤壶附着合浦珠母贝的试验报告[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
10 |
刘焕金;;用成对回交法提纯高粱不育系[J];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