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徐州矿区矿井突水机制及水灾防治

夏锁林  
【摘要】:徐州矿区矿井水灾发育广泛,严重威胁了矿井的生产建设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对徐州矿区矿井水灾现状及突水机制的分析,阐明了矿井突水的基本类型,提出了矿井水灾的防治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祥琨;郭盛彬;宋旭;;浅谈矿井突水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09年17期
2 王明玉;多层含水层结构矿井突水灾害的水力学概念模型研究──以焦作煤田韩王庄、演马庄井田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年01期
3 王志荣,胡社荣,陈玲霞;河南省煤矿水害的构造控制作用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6期
4 贾舒;;矿井突水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2期
5 吴玉华,郑世田,段中稳,赵苏启,金洪元;任楼煤矿矿井突水灾害的综合分析与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1998年01期
6 孙升林,韩爱英,崔元星,郭彦省,宁书年,杨峰,李毅;华北型煤田矿井突水地震波超声模拟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3期
7 苏荣斌;加强多方位管理 防止矿井突水事故[J];能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8 陈加飞;黄德镛;夏成洋;林友;;应用AHP法评价矿井突水影响因素的权值[J];矿业快报;2007年12期
9 彭伯高;大型潜水电泵在矿井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7期
10 牛宝茹,谢玉波;焦作矿区矿井突水原因浅析[J];中国煤田地质;1998年S1期
11 孙光华;王庆林;;帐幕注浆在竖井掘进中的应用[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2 童敏明;秦海鹏;;矿井突水监测科氏力质量流量计的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8期
13 王明玉,田开铭;多层含水层结构矿井突水过程的水力学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1995年02期
14 吕保民;;矿井导水通道类型及其突水防治[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2期
15 孙传军;胡焕正;;注浆治水方案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1期
16 马江淮;严家平;张海涛;杨建;王健;;井壁破裂条件下底部含水层突水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煤炭;2011年01期
17 冯现大;李树忱;李术才;李利平;;矿井突水模型试验顶板离层破断数值模拟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8 栾经辉;鲍店煤矿突水条件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S1期
19 ;缪协兴教授荣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0 闫志刚;杜培军;张海荣;;矿井突水信息处理的SVM-RS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康;;综合注浆技术在矿井突水治理中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崔元星;;华北型煤田矿井突水地质模型对地震波响应的超声模拟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3 王秀兰;;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矿井突水性评价[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新安;章梦涛;;矿井突水失稳理论的初步探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5 杨新安;章梦涛;;岩石力学在研究矿井突水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乐志军;宁超;;朝川矿区矿井突水因素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7 田保安;;岩溶水对霍州矿区下组煤开采威胁的研究[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8 闫志刚;杜培军;汪云甲;;数据挖掘的SVM-RS方法[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周述和;;重庆松藻煤矿茅口灰岩岩溶水害与治理[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维益;;徐州矿区矿井水资源城市化的实践及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守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黄存捍;采动断层突水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陈红江;裂隙岩体应力—损伤—渗流耦合理论、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徐智敏;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孙保敬;矿山排水抢险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利;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岩溶矿区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2 桑红星;帷幕截流技术在大水矿井治水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纪平;韩城北区构造发育规律及对煤矿安全因素影响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仕阔;采动破碎岩体渗流特性及渗流耦合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李小孟;矿井工作面底板含水性探测和突水预测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志刚;特大型灰岩突水动水注浆封堵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闫庆庆;基于GIS的煤矿多元信息拟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冯现大;井巷围岩破断突水模型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文静;煤矿地质灾害安全评价与损失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全征;白象山复杂富水铁矿突水风险综合分析与评价[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霞;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运用高科技解决矿井突水难题[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孙友田;煤与诗[N];文艺报;2010年
3 王大锐;重新认识地质灾害[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汪炳青 朱秋婷;专家联合攻关煤矿突水防治[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欧阳宝塔;程传利;缚住地下水龙有招[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姚倩;矿井水害的分类及成因[N];中国能源报;2010年
7 郭儒;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8 余景煌;矿区滥采污染地下水 3.8万人要靠买水生活[N];中国环境报;2000年
9 于 丽;矿山安全生产加强五方面工作[N];中国企业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曹云坤;向着地球深处前进[N];淮南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