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系统的连续时序逻辑表示和验证
【摘要】:引进一个称为LTLC的连续时间时序逻辑 ,用来对反应系统进行规范与验证 .LTLC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表示反应系统及其性质 ,这样就可将系统与性质间的满足关系转化为逻辑公式间的蕴涵关系 .同时 ,采用非负实数集作为时间域还使我们可以利用标准的存在量词来表示变量隐藏 ,并可用逻辑蕴涵来表示反应系统间的求精关系 .该文首先给出了LTLC的一个简单介绍 ,然后讨论了如何使用LTLC对反应系统进行表示与推理 ,最后证明了一个关于LTLC的可判定性结果 .此结果可用于有穷状态反应系统的自动验证 .
|
|
|
|
1 |
张广泉;;基于转换系统的广义反应系统形式模型[J];计算机科学;2000年01期 |
2 |
张广泉;反应式系统的并发模型(Ⅰ)——抽象数学模型[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3 |
张伟;;关于开放逻辑的可判定性[J];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2009年07期 |
4 |
赵永哲,黄声烈,赵焱,邢磊;程序功能的局限性与密码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3期 |
5 |
兰蓉;参数Kleene系统K_p的程度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6 |
张广泉,戎玫;时态逻辑与并发程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7 |
颜学雄;王清贤;;基于逻辑的访问控制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年04期 |
8 |
喻超;毋国庆;;自动测试中的状态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19期 |
9 |
贾国平;郑国梁;;软件规范方法比较[J];计算机科学;1996年04期 |
10 |
颜锋;陈韬略;韩婷婷;吕建;;空间逻辑的一个定义框架及其可判定性[J];计算机科学;2006年06期 |
11 |
周绪川;钟勇;蔡利平;;机会发现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形式化描述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1期 |
12 |
刘瑞胜,孙吉贵,刘叙华;认识逻辑(4):关于认识逻辑的可判定性[J];计算机学报;1998年S1期 |
13 |
张广泉;并发程序执行的一种粒度分析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05期 |
14 |
李广元,唐稚松;带有时钟变量的线性时序逻辑与实时系统验证[J];软件学报;2002年01期 |
15 |
常亮;史忠植;邱莉榕;林芬;;动态描述逻辑的Tableau判定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8年06期 |
16 |
于爱民;冯登国;汪丹;;基于属性的远程证明模型[J];通信学报;2010年08期 |
17 |
张广泉;并发程序模型的可信性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8 |
李广元,唐稚松;基于线性时序逻辑的实时系统模型检查[J];软件学报;2002年02期 |
19 |
刘传领,宋玉杰,连祥凯;计算问题的空间难解性[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20 |
高新岩;吴尽昭;闫炜;周宁;;非经典切片技术及其在形式验证中的应用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