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实例分析——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试点项目为例
【摘要】: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展了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试点项目。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方案有具体衔接内容。要积极更新职教观念,明确中高职学校办学定位,充分发挥高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合理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
|
|
|
1 |
王兆慧;EA113发动机5气门缸盖加工工艺分析[J];汽车技术;2000年03期 |
2 |
向生寅;微型汽车期待市场公平竞争[J];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01期 |
3 |
陆波;麦式悬架系统运动分析[J];汽车技术;1994年06期 |
4 |
项乔君,李礽;汽车弯道制动试验响应分析[J];汽车技术;1995年12期 |
5 |
张学颖;1994~1995年汽车市场评价与展望[J];汽车工业研究;1995年01期 |
6 |
田万仓,沙伟平,刘伟;汽车紧急制动响应的分析[J];汽车工程;1996年01期 |
7 |
胡忠克;南方125-2B摩托车车架断裂问题研究[J];摩托车技术;1996年08期 |
8 |
宫志鹏;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J];汽车工业研究;1997年04期 |
9 |
寇学智;汽车驾驶员应激情绪状态与行车安全分析[J];移动电源与车辆;1997年02期 |
10 |
李文胜,孙建美;汽车模拟试验与量纲分析[J];汽车技术;1998年02期 |
11 |
石文芝;汽车市场需求预测[J];汽车工业研究;1998年03期 |
12 |
刘虹,万君康;通用“别克”与本田“雅阁”竞争战略浅析[J];汽车工业研究;1999年06期 |
13 |
徐长明;2000年我国汽车市场分析预测[J];汽车工业研究;2000年02期 |
14 |
马敬杰,袁兴文;新世纪我国客运车辆的技术特点与要求[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2年03期 |
15 |
赵旗,魏建华,李杰;汽车轮胎二维稳态温度场的数值分析[J];汽车技术;2003年06期 |
16 |
曹敬麟,刘德志;对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无触点点火装置适应性的分析[J];汽车电器;1992年01期 |
17 |
岳鹏英;太脱拉T815型车发动机机油压力低原因浅析[J];公路与汽运;1994年02期 |
18 |
李枝昌;关于汽车轮胎出现锯齿形磨损的分析[J];汽车技术;1995年07期 |
19 |
张利生,李霞辉;重型汽车市场分析与展望[J];汽车工业研究;1995年02期 |
20 |
吴广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J];汽车科技;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