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跟驰模型的车辆虚拟仿真方法
【摘要】:在城市道路交通仿真中,现有智能驾驶模型存在车辆启动较慢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驾驶模型。该模型考虑两车间距对车辆速度的影响,增加基于车间距的加速度调整项,引入车间距与期望间距差,使汽车在启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加速度,同时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对城市道路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城市十字路口交通状况,实现城市车流仿真动画,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减少汽车起步较慢和车间距变化异常的现象,使汽车的行驶行为更符合真实城市交通的驾驶特点,逼真再现城市道路交通中车辆的跟驰行为。
|
|
|
|
1 |
贾洪飞,隽志才,王晓原;基于模糊推断的车辆跟驰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2期 |
2 |
赵淑芝,张枭雄,贾洪飞,韩左慈;利用五轮仪实验数据建立车辆跟驰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
3 |
任雪梅,朱英平,王武宏,黄鸿;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车辆跟驰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王晓原,隽志才,贾洪飞,孟昭为;基于安全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5 |
熊烈强,王富,李杰;考虑前后车速度关系的车辆跟驰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6 |
魏庆曜,陈斌,金炜东,高利;基于Multi-Agent System的跟驰模型[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7 |
王浩;马寿峰;;适用于弯度与坡度的跟驰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
8 |
陈斌,金炜东,高利;特殊过程下的车辆跟驰模型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1期 |
9 |
徐学明;荣建;王丽;;混合神经网络跟驰模型的建立[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
10 |
姜杰;;车辆跟驰模型对比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7年01期 |
11 |
滕绍光;;对车辆跟驰模型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
12 |
张浩然;王炜;任刚;;基于相关分析的跟驰模型及其稳定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4期 |
13 |
陈阳伍;张一斌;张阳;;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跟驰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2期 |
14 |
马云;王花兰;贺英阁;;跟驰模型的探讨[J];河南建材;2009年06期 |
15 |
凌代俭;肖鹏;;一类非线性车辆跟驰模型的稳定性与分岔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4期 |
16 |
廖惠红;李丹;王昊;蒋璇;;跟驰模型中反应延迟时间项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2期 |
17 |
肖永剑;冉启武;杨建国;;基于时间安全余量的跟驰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8 |
宋现敏;金盛;王殿海;曹婧华;;考虑侧向偏移的车辆跟驰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2期 |
19 |
刘岩;王殿海;韩萍;;模拟弹簧车辆跟驰模型参数的标定[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20 |
陶鹏飞;金盛;王殿海;;基于人工势能场的跟驰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