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试验成功[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年08期 |
2 |
彭世彰;徐俊增;黄乾;吴宏霞;;控制灌溉水稻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
3 |
徐俊增;彭世彰;丁加丽;张瑞美;;控制灌溉的水稻气孔限制值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6年04期 |
4 |
王德庆,刘文锋,周祥普;水稻生长机理与控制灌溉的关系[J];河北水利;1997年05期 |
5 |
黄乾;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光合规律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1期 |
6 |
魏晓敏;司振江;;寒地水稻节水增产技术模式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年03期 |
7 |
左晓霞,俞双恩,赵伟;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效益[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年04期 |
8 |
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李俊红;张洁;王聪慧;丁志强;;水分调控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6期 |
9 |
俞永明,陈芳;茶树磷肥吸收运转规律研究初报[J];茶叶科学;1964年01期 |
10 |
杨俊龙,刘道生,高树义,郭林平;陕北地区向日葵的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2年01期 |
11 |
强继业,王晋,陈光宏,郭敏,张旭;利用~(32)P示踪研究玉米苗期的磷素代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2 |
别之龙,张明,陈仕江,万兆良,朱利泉,张玉进,李泉森;金钗石斛对磷素的吸收和运转[J];核农学报;2002年03期 |
13 |
邵岩;周清明;黄成江;王树会;;云南植烟土壤磷素肥力状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4 |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
15 |
魏永华;何双红;徐长明;;控制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年04期 |
16 |
彭世彰;丁加丽;茆智;徐俊增;李道西;;用FAO-56作物系数法推求控制灌溉条件下晚稻作物系数及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
17 |
于秀强;曹金龙;;井灌水稻增产措施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
18 |
朱兆民,吴同斌,陈学斌,周学明,廖瑞靖;水稻对磷素的吸收与传递[J];湖南农业科学;1983年03期 |
19 |
姜学玲,贾才健,于波,徐维华,于忠范;花生土壤磷素适宜值及磷肥最佳用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4期 |
20 |
李志刚,谢甫绨,张玉铃,钟鹏,孙杰;磷胁迫对大豆不同磷素基因型光合作用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