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师一品”的特色教师发展

崔炳忠  
【摘要】: <正>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偶像,有的向往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有的倾慕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有的崇拜张思明教数学也能这么有创意……的确,教育改革中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名师,他们风采各异的教育思想和课堂风格为从教者提供了可供学习的发展方向。然而,当我们在学习众家所长时,一个问题摆在面前:教师应当走怎样的成长之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国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2006年18期
2 朱郁华;;有效管理 促进教师发展[J];江西教育;2009年25期
3 张旭平;;教师成长有“四得”[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5期
4 李英;李娜;宋晓平;;从《叫我第一名》看美国教师专业发展[J];电影文学;2010年22期
5 王献;;师本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J];教书育人;2008年23期
6 李华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范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年12期
7 张斌;;遵循规律才能促进教师发展——访山东省宁阳县教育局宁方跃局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6期
8 何嘉;;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与考核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9期
9 陈德云;;教师的实践性反思与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10 李大圣;;教师发展“四问”[J];今日教育;2005年11期
11 邱实;关注教师的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9期
12 邵春欣;;以专业提升质量 以评价促进发展——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发展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1期
13 谢尔;;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聚焦课堂教学[J];广西教育;2006年16期
14 支爱玲;;制定教师发展规划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发展规划的认识和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15 侯贵宝;;管理优化对促进教师发展的支持性意义[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09期
16 潘玉霞;汪颖;张露丹;;研究生作为辅助专家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17 唐松林;;论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界”——从齐美尔“边界”理论的角度[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18 ;对解决教师发展问题的思考[J];四川教育;2009年04期
19 任丽霞;;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2期
20 刘杰;;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探索[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HTS学校教师发展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3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4 周美灵;;论基础教育创新与教师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李晓峰;;民办学校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宋艳丽;;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何敏;;引教师发展,促管理者思考——《分层培养,促进教师成长》课题研究举措[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与促进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燕华;运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蒋莹;以教师职务制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赵伟;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4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7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8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9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颖惠 张干萍;阅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武明恩 罗移山;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