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标、内含物质含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摘要】:以2个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标、种子内含物质含量及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郑单958"和"先玉335"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至8 d时降至0。"郑单958"和"先玉335"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的活力逐渐降低,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有机酸含量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老化至8 d时,种子脯氨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不规则。相关分析表明:"先玉335"种子活力指标与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个玉米种子的活力指标与生理指标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
|
|
1 |
王显国,韩建国,陈志红,朱云生,李连述;新麦草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变化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
2 |
杨迎娥;利用种子活力 提高种子质量[J];种子科技;2000年02期 |
3 |
付永斌;任文义;赵子兵;;浅析玉米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3年01期 |
4 |
刘小林;种子活力浅析[J];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09期 |
5 |
李锦文;;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J];山西林业;2006年06期 |
6 |
杨士学;;玉米种子活力鉴别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
7 |
李月明;郝楠;孙丽惠;张庆芳;叶雨盛;;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
8 |
牟致远,宋连钧;小麦基因型和环境条件与种子活力[J];种子;1985年04期 |
9 |
陈禅友;豇豆种子活力研究进展[J];种子;1992年05期 |
10 |
罗成荣,蔡霖生;柏木种子活力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1992年02期 |
11 |
张国盛,赵西萍;花棒上浮和下沉种子活力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4年01期 |
12 |
罗红艺;种子活力的概念及其测定[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13 |
王正亮;;提高种子活力处理技术的研究[J];北京农业;2014年06期 |
14 |
康士义;汤立新;关宏达;;种子活力的概念含义、测定意义及作用[J];种子世界;2014年06期 |
15 |
吴道藩,宋明,刘万勃;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03期 |
16 |
顾玉民,李炳生,钱建,戴学文,任建;对种子活力的几点认识[J];种子;2003年06期 |
17 |
王丽红,坎杂,张晓海,王吉奎,李景彬;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J];新疆农机化;2004年03期 |
18 |
孙群;王建华;孙宝启;;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
19 |
刘树立;高恩广;梁萍;柳丹;;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与控制[J];种子世界;2008年07期 |
20 |
郑华萍;金巧玲;许陆嫣;张华;周仁汉;;种子活力下降原因探析及对策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02期 |
|
|
|
|
|
1 |
李梦;叶建青;董婷婷;宋松泉;;玉米种子活力的发育变化[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2 |
李晓峰;陈雪平;申书兴;王俊玲;余哲;轩淑欣;罗双霞;;贮藏时间对茄子种子活力的影响[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3 |
邢勇;侯雅君;;稀土对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
4 |
吴萍;宋顺华;邢宝田;李海真;张帆;郑晓鹰;;南瓜种子形态与种子活力的关系[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5 |
赵俊丽;张寒霜;付书平;李伟明;;棉花杂种优势的早期生理预测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
6 |
吴萍;宋顺华;邢宝田;丁海凤;李海真;张帆;;用软X-线成像方法预测南瓜种子活力[A];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