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综述
【摘要】:有效的员工组织社会化对于组织和员工个人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组织通过新员工社会化可以传承组织发展目标和文化;员工个体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化适应新环境、新技能成为组织内的成员。目前,国外组织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在组织社会化的内容、策略及其影响结果;国内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在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在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策略、新员工的入职期望、组织社会化中的主动行为研究和社会化障碍影响因素研究,深入结合中国文化背景以及结合心理契约的研究较少。
|
|
|
|
1 |
陶志峰,陈殷华,易卫平;企业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1年06期 |
2 |
梅清豪;通过战略计划奠定企业方向─—“营销新视野”系列之四[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年05期 |
3 |
裴少桦;;对关系营销的思考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年16期 |
4 |
劳鑫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J];广西交通科技;1999年05期 |
5 |
李智,伍大来;有关企业编写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的建议[J];电子质量;1996年01期 |
6 |
董廉;如何抓住国企改制的关键——一个国企改制失败引发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1期 |
7 |
杨俊;分机可靠性过程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02年01期 |
8 |
王耀;企业培训系统设计方法论[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1期 |
9 |
杨朝久;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2年06期 |
10 |
郭秀清,于法勤,李淑静;加强管理 提高质量[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2年04期 |
11 |
岳华;企业竞争优势演化过程分析[J];探索;2003年03期 |
12 |
高方露;;会计标准化管理探讨[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3 |
杨再生,李艳,刘巨军;成本过程管理法实践分析[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
14 |
康振祥;控制采购过程保证备件供给[J];山西冶金;2004年01期 |
15 |
张向前,黄种杰,詹朝曦;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团队建设[J];企业经济;2004年06期 |
16 |
张维,齐安甜;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2期 |
17 |
彭芬;夏彩云;;基于过程的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J];中国商贸;2009年05期 |
18 |
贺星岳,郭薇;浅谈商标策略的运用[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9 |
陈杰;企业竞争中产品差异化策略的制定[J];经济师;2004年01期 |
20 |
韩喜艳;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策略探讨[J];北方经贸;2004年02期 |
|